钱宝琮先生自笔的一些资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宝琮先生自笔的一些资料   摘要钱宝琮是与李俨齐名的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成果累累,还在天文历法史、力学史、音律史等方面也多有建树。他还参加各种杂志的编审工作,是《科学史集刊》(《自然科学史研究》前身)的创办人之一,并出任第一任主编。钱宝琮曾在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执教数学教学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本文主要是展示珍贵的自笔资料:自传、《集刊》创刊纪实、自谈诗集、诗稿等等,多为首次披露。   关键词钱宝琮数学史科学史   中图分类号n092:o1   文献标识码e   一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钱宝琮   钱宝琮(1892—1974),中国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字琢如,浙江嘉兴人,1892年5月29日生,1974年1月5日逝世。钱宝琮6—9岁入私塾识字读书,10—14岁入嘉兴秀水县学堂,1907年入苏州铁路学堂学习。1908年考取浙江省官费留学生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12年毕业回国后曾在苏州工业学校讲授土木工程课至1925年。其后他主动转教数学,在南开大学(1925—1927)、中央大学(1927—1928)、浙江大学(1928—1956)等学校的数学科、系任教员、副教授、教授等职,从事数学教育数十年,是中国数学教育界的老前辈。1956年调入科学院专门从事数学史研究工作,直至终老。   钱宝琮讲授过的数学科目有代数、球面三角、整数论、最小二乘法,等等,但是讲授最多、时间最长的是微积分课。联系实际是钱宝琮授课特色之一。可能和他土木工程学历相关,他的课程多能与工程实际应用相联系。他较长时间负责工学院的微积分课。他的教授科目中还有数学发展史、中国数学史。   钱宝琮学生中知名人士不少,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即是其中之一。他说:“钱宝琮先生是有名的中国数学史家,专治中国算学史,在这方面是很有创建的。钱先生又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我大学的启蒙老师。他执教浙大28年,桃李满天下。”①数学家江泽涵、吴大任、程民德、张素诚也都是钱宝琮的学生。   钱宝琮在自传中说:“1919年5月北京大学掀起来五四运动,以后,苏州书店里可以买到一些像《新青年》《新思潮》、胡适的《哲学史大纲》等书刊。我那时好奇也买来看看。但这些新知识并没有打动我走李大钊等提倡的革命的道路,却引起我走胡适等‘整理国故’的道路。”“就是这样我开始做些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工作。”钱宝琮是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与李俨齐名。   1925—1928年在南开大学数学系,钱宝琮曾首创在大学教授“中国数学史”课程。他毕生坚持主张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的数学科系应该开设数学史课程。1956年他调来北京之后,曾应聘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讲授中国数学史课程。   钱宝琮数学史研究的早期成果可以《古算考源》(商务印书馆,1933)和《中国算学史》(上卷,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32)为代表。其后还有《中国数学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算经十书(校点)》(中华书局,1963)等,他主编的《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更是经典之作,已被译为日文影响海外(日本みすず书房,1990)。   钱宝琮同时也是中国天文历法史研究的学科奠基人和带头人,有《甘石星经源流考》《论二十八宿之来历》《授时历法略论》《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等知名论文发表。他对音律史、力学史亦有所涉猎。他亦能诗,有诗集《骈枝集》传世。   重视科学发展与社会文化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史论结合,是钱宝琮科学史研究工作的特色之一。他十分重视中学的数学教育,数学史研究应为中学教育服务是他的一贯主张。   十年动乱期间他备受折磨,但仍然坚持读书做研究,坦然应对,其爽朗乐观的性格始终不变。木铎金声,钱宝琮终其一生的师者风范令人尊敬景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文作者偶遇机关单位处理废弃文件,从负责此事的同人手中得到钱老自笔资料数十页,包括自传、自谈诗集、科研工作、诗稿等,现摘录如下。   二自笔自传   本文内容可与《一代学人钱宝琮》[1]中的一些内容相互参照。原名为“我的简单履历”,后“简单”二字被涂掉(图1)。   我的履历   我生于1892年5月。1898—1901在旧法私塾里读书。1902—1906在本地(嘉兴)新法学校里读书。1907年春—1908年夏在苏州铁路学堂读书,在铁路学堂里读建筑科课程,规定三年毕业。但我在一年半后就退学了。   1908年夏,浙江省招收留学西洋的官費生,我去应试,被录取了。这一年秋季就到英国伯明罕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1911年夏毕业。毕业后我原想留在英国作研究生,但我的父亲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我赶快回国,找工作做,增加收入,我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