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以直报怨”与恕道的原则要求
[摘要]儒家行恕以分清是非善恶、正义与非正义为认知条件。孔儒对待怨仇的处理态度体现出恕的原则性。励行恕道,得看对象。儒家以爱人为本,但也疾恶如仇。符不符合仁义原则是衡量仇雠与否的标准。父子不隐而告,是遵循公理;父子相隐而不发,则在遵循天理。公理虽大,但仍须服从天理。作为美德的直道必须引导、规范以礼乐教化,没有主体自身的积极修为则容易演变为任性。儒家恕道始终要求有严肃的是非立场和清晰明确的道德认识能力,智因而成為一切道德行为的认识论准备或理性前提。君子行恕坚持标准,但也不排斥人性关怀,强调仁爱但也不失严厉,因而可以练就出推己达人的真本领。
[关键词]以直报怨;恕道;是非善恶;原则性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479(2020)01-0037-10
儒家强调以己、推己、将心比心的恕道,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应有的善的标准、仁道理想与德性原则。对别人的一味同情、心软乃至附合,而不顾道义要求与德性规范,并不能够称为恕。儒家的恕道,一贯怀有对道、理、义的捍卫与坚持,是非分明,扬善制恶,并不缺乏严格的刚性标准,因而也颇有似于绵里藏针、柔中带刚,而始终与丧失原则与立场的迁就和姑息相区别。实际上,儒家行恕也是有认知条件的,那就是一定要分清楚是非、善恶、正义与非正义。对于好人、善人、普通人,不仅当恕则恕,而且还要竭尽自己、真诚忘我,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而对于恶人,则必须严加惩治。大敌当前,当杀则杀,强虏侵凌,冒死相拼,该出手时就出手,当仁不让,而决不能包庇纵容、助纣为孽。儒家待人,不全都是爱,也还有恨,二者都属于人之常情,但爱恨之情,一律收口于仁道,并非盲目冲撞。爱可爱之人,恨可恨之人,因而爱和恨的对象是绝对不能搞错的。儒不绝情,而能够用仁心予以恰当的疏通和引导,所以是仁统情,情归善。当爱则爱,当恨则恨,儒者群体之性格虽柔弱、温存,但眼里也是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仁与不仁、义与不义,水火难容。
一、“以直报怨”
恕的原则性,首先从孔门儒学对待怨仇的处理态度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儒家爱人,所以始终强调宽以待人,有量、能容,但与之同时宽中有直,忍中有道。《论语·宪问》记: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为人处世难免结怨,究竟应该报之以德、以直,还是冤冤相报,则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老子·七十九章》首先出现“报怨以德”之说,怨来恩挡,结下了仇恨却愿意奉送上一片爱心,看上去大度、有容,其实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阴谋,因为客观上你已经在置对方于不能知错改错、一味玩火入坑的死地了,等于害人不浅,杀人不刃血,所以老子也并不认为这是解决怨仇问题的根本方法。同样,孔子也不赞同完全依赖于德教的手段就可以消除一切矛盾。《论语·公冶长》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心里怨恨一个人,却故意藏匿、隐瞒自己的感情,不予外露,更不指出其错误,却仍与他结交朋友,这已无异于藏怨于内、诈亲于外,很有损于君子的道德养成,因而是一种非常可耻的奸佞行为。所谓“直”,指公而无私、行有道义而不违反礼法度制。孔子要求,对待怨恨与错误的人和事情,应该从原则出发,坚持正义,错了就是错了,也别再找借口,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而不能姑息迁就、包庇罪责。所以,朱熹说:“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无私,所谓直也。”遇到冤家仇人,如果能行于直道,则不会因为有怨仇就予以苛刻处置,也不因为有怨仇就变本加厉,雪上加霜。行若有直,则既不会在已有的怨仇上再增加一点新的怨仇,也不会为已有的怨仇开脱一点所应该承担的罪责。“以直道报仇怨,以恩德报德”,对待怨仇,儒家的态度,既不同于道家,又不同于法家,因而既不是放任自流、得过且过、一无所谓,也不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以恶制恶,而是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把持仁道。
而直道的另一方面内容则是以德报德,即用仁爱的方式去回报别人对我的惠泽。对待有恩于你的人,则必须报之以同样深厚的恩情。在儒家眼里,有恩不报,则显得过于冷血,连做人最基本的报答情感都没有,则几乎不是人了,更不是君子之所为。在理论上,以恩报恩也属于一种爱人的表现。以直报怨,用仁道的真理教育对方,让对方知道错在哪里,则等于给对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挽救了对方,因而也是一种爱人的表现。尽管报恩与报怨一样重要,但如果所报的方法不当,路径不对,在最终效果上则都容易适得其反,所以君子不得不谨慎其事啊!“人之有德于我,我必以德报之,亦即直道也。”显然,以德报德也构成了君子直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甜言蜜语、阿谀奉承,过于渲染别人的德行,或者出于嫉妒、仇视,而故意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来访人员登记表.docx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三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家》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专项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清晰完整版).docx VIP
- [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上册同步训练.docx VIP
- 艾兰德ALD800D(DX)系列主轴伺服驱动器中文-201608(9).pdf
- 住建部建筑施工脚手架和悬挑式卸料平台安全技术图册.pdf VIP
-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实施细则(修改版).pdf VIP
- 话剧剧本《龙须沟》.doc VIP
- 第七章 音乐教育领域(第三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