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摘要:民族一国家建构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又较为复杂的现代化话题,它是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进程,具体体现为作为共同体认同层面的民族,以及作为对内对外自主性层面的国家主权和作为国家主权合法性层面的人民主权等密切关联的三重基本建构实践。相较于作为民族一国家发祥地的西方,作为外生性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在民族一国家的上述三重基本建构实践上,展现出的是“民族建国”的民族认同建构、“政党领导”的国家主权建构以及“治理民主”的人民主权建构等独特历史逻辑。   关键词:民族一国家;民族建构;国家建构;合法性   作者简介:陈心香,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党治理与国家建构(e-mail:xiang1269@126.com;福建泉州362021);叶麒麟,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政党政治与国家治理(福建厦门361021)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1-0027-09   引言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回归国家”的研究热,国内外学术界就现代国家建构问题开展了丰富且富有价值的讨论与研究。不仅如此,在比较的视野下,还形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社会主导国家建构的社会中心主义、以法德为代表的国家官僚体系主导国家建构的国家中心主义,以及以俄中为代表的政党主导国家建构的政党中心主义等三种现代国家建构的实践路径和理论范式。当然,从现有研究来看,多数学者达成如下三个基本共识:(1)民族一国家(nation-state)不仅是一个现代概念,也是一个现代现象,是作为现代国家的基本组织形态,是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三十年混战之后,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立起来的体系,从而成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对象任务。(2)民族一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民族、领土、人口与主权等,因而民族一国家建构往往被视为民族(nation)与国家(state)的双重建构。(3)民族一国家的建构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境遇。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民族一国家的建构议题才具有实践和理论层面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尤其是随着“回归中国”的本土化热潮的兴起,有关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研究,也是不少。   但是,不管是作为研究视角,还是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现有关于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独特性研究,对于独特性背后所隐藏的普遍性关注得不够,对于独特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逻辑揭示得不够。毕竟中国是被动卷入了发祥于欧洲的民族一国家体系,也由此才开启了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历史征程。就此而言,中国民族一国家的建構,是在有着内生于西方的民族一国家作为参照系的情形下进行的。而由于民族一国家建构是民族与国家的双重建构,具体体现为作为共同体认同层面的民族,作为对内对外自主性层面的国家主权,以及作为主权合法性层面的人民主权等密切关联的三重基本建构实践。换言之,这三重基本建构实践,就是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共性所在。因此,考察、厘清和评判中国民族一国家的建构,离不开对这三重基本建构的实践逻辑的演绎。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变迁为背景预设,以西方的内生性民族一国家为参照系,着重揭示中国民族一国家在民族认同建构、国家主权建构和人民主权建构方面的独特历史逻辑。   一民族建国:西方冲击下的民族认同建构   众所周知,在民族一国家之前,人类史上还存在着城邦和帝国这两种国家组织形态。而这三种国家组织形态均表达出,国家是一个依据地域组织起其成员即国民的政治共同体。不仅如此,除了靠强力维系之外,国家还往往存在着国民在“我们是谁”的共同体归属问题上的同一解答即共同的国家认同这一粘合剂。   而由于家庭本身的血缘亲情所带来的天然凝聚力,从而使得其成为国家凝聚和认同的天然依托,从而造就了“家一国”共同体的情怀和归属逻辑。从西方的民族一国家建构历史来看,为了弥补资本主义发展造就的原子化个体由于世俗化、自由化所带来的共同体归属缺失这一内部问题,国家便通过国家机构和教育等政策,借助具有自然血缘和地域共同体本意的“民族”,借助共同的祖先、文化和记忆进行文化整合和社会整合,重塑政治共同体的想象,由此建构起现代的民族意识,从而防范原子化个体之间以及由原子化个体构成的族群之间的冲突,完成民族建构。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共同体认同的建构问题上,民族建构是在强国家的情形下进行的,国家整合和建构是为民族认同的建构服务的,更多地呈现出“国家建构民族”的共同体认同建构的历史逻辑。   与西方不同,中国民族一国家的建构征程,是在西方挑战和冲击下,被强行卷入至西方所缔造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中才开启的。而面对外来的冲击,国家被视为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