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b3.0:一场概念的游戏
前言
在互联网行业趋于平寂,人们似乎只想关心那些裁员和衰退的故事的当下,Web3.0还提醒着人们,互联网带来的热闹争论是什么样子。
这在今天尤其珍贵。哪怕它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巨大泡沫,但只要还对这世界有丁点热忱,你就无法抗拒它带来的诱惑——无论是建构它的诱惑,还是批评它的诱惑。
在我们看来,Web3.0最大的诱惑,是它那“颠覆一切”的热烈给了人们一个重新审视和矫正互联网发展方向的绝佳机会。
当然,今天的Web3.0依然一片模糊和嘈杂。它就像卡尔维诺笔下“看不见的城市”。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我们希望这个专栏就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旅行者马可-波罗,把这个还无法看清的远方世界一点点讲述给你们。
今天奉上的专栏文章,是一个系列评述中的第一篇。我们给这个系列命名为《论赛博资本主义的诞生》。它由三个不同的篇章构成,分别就web3符号意义、赛博资本主义的框架构想、以及web3的当下与未来进行一些探讨。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讨论:
为什么说目前的web3是一个“伪概念”,以技术为名的社会政治哲学将如何阻碍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web3将如何成为一个庞大的资本主义流通网络,并用科技主义和原始资本主义精神,打造出一个超级资本主义的蓝图。
最后,我们又为什么要在科技发展中放下“主义”,回归到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本身。
这篇组稿或许有幸成为中文互联网文本世界中,第一个真正用类似的社会科学视角去看待这场web3.0事件的文章。
以下为首篇文章的正文。
如你所见,web3正在将世界卷入一场疯狂的“货币错配”运动中。
在2022年,有超过230万人相信仅仅通过一双StepN魔鞋的加持,“跑步”这项行为可以直接落袋成自己的收入。其中一些斥巨资的“装备优秀”玩家,凭借“跑步”单天的收入可以过万——这相当于这个星球最贫困国家10年人均GDP的总和。
而StepN的成功,却仅仅是狂热web3金融世界的一个缩影。在几乎没有任何价值锚点的情况下,比特币的价格从0一度涨到近7万美元一个,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trillion for nothing的资产。而加密货币的总市值则一度超过3万亿美元,几乎可以打包买下今天全亚洲所有(含未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这大概会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绕不开的货币现象,一个即便马克思在世也会惊叹的“资本主义奇迹”。它是如此既庞大又诡异,涌动着巨大的货币能量却尚未创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我们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这种数以万倍的“货币错配”。
一方面,我们确乎可以看到这种“狂热行为”和“动人故事”背后的那些近乎“蒙昧主义”的资本主义特征——冒险、投机、剥削、内卷与异化;另一方面,这种蒙昧资本主义的特征又被加上了“科技主义”的标签,为这种野蛮套上了一种“进步”、“革命性”、“历史必然性”的时装。
我们将这种资本与科技结合的故事,称之为“赛博资本主义”,并希望为这种骚动寻找一个答案。而本篇文章即《论赛博资本主义的诞生》的第一章节:web3,一个概念游戏。
一、“web3.0”:人类历史的无趣必然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建构的世界(Man lives in a world of meaning)——G. H.米德2004年,一位名叫Dale Dougherty的人在会议上推广了一个现在广为人知的概念——web1.0与web2.0。
相比于web1.0像广播一样单向度传递信息的门户网站模式,web2.0自诩为是一种重视内容交互的网站设计形态。用户在web2.0的网站中,可以上传和制作内容。这个将web序列号化的定义方式,在这次会议后得到了很多从业者的追捧。
尤其对一些新的创业者来说,web2.0是一个很好的界定自己商业模式时代的话术。彼时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的情景还让华尔街记忆犹新,类似web2.0概念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更新对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想象力。
所以与其说Dougherty推广了web2.0的概念,不如说它实际上推广了一种web序列化的明明方式。而这种给web添加序号的话术模式,其实本身传递出了硅谷潜意识里的“技术主义”假设:
人类的web技术会永不停息地迭代发展下去;
这种迭代的方式是以跨越式的革命性面貌呈现。
现在,“编序号”基本就成为了IT界搞行销的一个通行套路。
无论是智能手机、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大家都喜欢往上贴一个按顺序的编号,无形之中传递出的也是类似的技术价值。但Dougherty不知道的是,它这样的行销话术发明,无意间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既然有web1.0和2.0,那么就应该有web3.0。而且随着web2.0概念过去的时间越久、互联网红利的热潮褪色越快,人们对于“何为web3.0”的探讨就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