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的焦虑与反思
摘要:《建筑大师》作为易卜生晚年颇具争议的作品,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引起广泛的讨论。2006年,由林兆华排演的《建筑大师》在首都剧场上演,让索尔尼斯这个颇具思辨意义的人物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中。林兆华通过极简的舞台布景和表演方式,弱化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将索尔尼斯的恐惧,焦虑和自省融入时代语境,赋予这部经典之作更多切合当代价值观念的思考与表达。
关键词:林兆华版《建筑大师》;时代焦虑;当代思考
话剧《建筑大师》出自鼎鼎大名的剧作家易卜生之手。提起易卜生,很容易会想到他笔下的《玩偶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针对“娜拉出走”这一议题也曾经掀起过广泛的讨论。人们常常以“社会问题剧”这一概括性的概念来描述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人内心的拷问已然成为易卜生作品的标志性特点,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他的《建筑大师》之中。
2006年,由林兆华排演的《建筑大师》在首都剧场上演,选择这部富有争议的作品作为“纪念易卜生逝世100周年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具有易卜生个人的自传色彩,更是因为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人生思考在易卜生的作品中也是有代表性的。相比于大众更为熟知的《玩偶之家》,《建筑大師》的故事更加具有思辨色彩,而林兆华用自己实验性的创作方式重新演绎了这部作品,通过极简的布景方式模糊了时代背景,将索尔尼斯这一人物拉到了现代,将他的恐惧,焦虑,自省用更为现代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整部戏一开始,建筑大师索尔尼斯就坐在位于舞台中央的一张红色椅子上,相比于他几乎静止的形体,他的言语是十分激烈的。他用高傲地近乎于嘲讽的口气和自己的员工对话,俨然一副大师做派。但当老瑞格纳向他提出将手里的项目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做的时候,索尔尼斯立马警觉了起来。他近乎神经质的反击让观众一度对他产生疑惑,这部戏也在这样的疑惑中拉开了帷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索尔尼斯的恐惧,他又能否从对“年轻人”的焦虑中摆脱出来,成了整部戏留下来的最大悬念。随着希尔达的到来,索尔尼斯被埋藏在心底的秘密被揭露出来,十年前的灾难毁掉了索尔尼斯的生活,却成就了他的事业。但十年前的伤痛无法真正被时间淡化,更不可能被消除。表面风光的索尔尼斯一直备受折磨,而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在希尔达到来之前,从不曾被触摸,更不会被挖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这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在情感上与现代人的生活是完全相同的。戏剧舞台上的索尔尼斯同现代电影银幕上的李(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人公)在情感世界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鸣,这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现代的观众产生代入感,跟随戏剧故事的推进,走进索尔尼斯的内心世界。
看似强势的索人尼斯并非全无弱点,易卜生在创作时给他设立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作为一个建筑大师,他是恐高的,这也就注定他无法登上自己建造的高峰,只能抬头仰望自己的成就。除了这一生理上的恐惧,更让索尔尼斯为之焦虑的是那些“随时会来敲门的年轻人”,身处事业巅峰的他步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之中。他害怕年轻人会超越自己的成就,取而代之,就像自己年轻时取代了老瑞格纳一样。他的焦虑到达了近乎病态的程度,他不能允许瑞格纳离开自己,甚至为了将他留在身边,与他的未婚妻开雅保持暧昧关系。久而久之,连索尔尼斯自己也分辨不清自己离不开的到底是开雅,还是瑞格纳。他对恐惧的反击同样刺激着自己的妻子艾琳,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让艾琳陷入到无尽的悲痛之中,无论索尔尼斯给她盖出多少新的房子,都不可能让她再拥有一个家。而对于索尔尼斯来说,十年前的灾难是他人生的转折,他不愿再面对伤痛,也冷落了沉浸在伤痛之中的妻子。他们的夫妻关系从爱变为责任,而这种责任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无法负担的沉重。对于此时的索尔尼斯来说,事业便是自己人生的全部,“建筑大师”对自己来说,不仅是一个行业地位的象征,更是他牺牲了生活换得的唯一补偿。他竭尽全力去守护这份荣誉,也在这种焦虑与恐惧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对于身处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索尔尼斯的焦虑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
希尔达的到来在整部戏中是充满了魔幻的色彩的,我们无法用生活的逻辑来理解这个突如其来的到访,一个小女孩向建筑大师索要十年前承诺下的王国,而这个建筑大师却没有为这个无理的要求而恼羞成怒。希尔达的语言,行动,包括那身完全与舞台割裂的红裙都显示出她的不同寻常。但无论希尔达是真实世界里突然到访的天使还是索尔尼斯内心世界的情感外化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对于索尔尼斯来说,希尔达是一束光。她的到来给索尔尼斯混沌的生活开了一道窗,带他回到那个他不愿回到的十年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希尔达的启发下,索尔尼斯模糊的记忆渐渐清晰了起来,他终于回想起那些自己不愿面对的过去,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最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