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 孔乙己 《导学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语文版)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的有关知识,扎实掌握踱、绽、屑、折等字词,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坏境描写的作用。 2.通过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旨。 3.激情投入,做学习的主人;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同情弱者,富有爱心。 预习反馈 1.优胜小组: 2.优胜个人: 3.存在的问题: (1) (2) (3) 预习案学习内容反馈:(可采用学生抢答或老师直接出示答案两种方式) 自主学习 1.独立思考, 完成“质疑探究”部分的学习内容,列出问题的思路、要点。 2.明确自己的疑问,以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3.学有余力的同学力争做好“拓展提升”。 合作探究 内容: 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2.导学案“质疑探究”部分的问题 要求: (1)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 (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小 组内集中讨论。 (3)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 让生命在自由的空气中快乐地成长! 高效展示 展示内容 展示小组 探究点一(口头展示) 1组 探究点二1(书面展示) 探究点二2 (书面展示) 4、5组 2 、3组 探究点三1(书面展示) 7、8组 探究点三2 (书面展示) 6、9组 要求: ⑴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楚;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点拨,书写要认真、 规范。 ⑵非展示同学BC层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A层同学做好拓展。不浪费一分钟,小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 精彩点评 点评内容 点评小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1 探究点二2 探究点三1 2组 3组 4组 5组 探究点三2 7组 要求: ⑴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总结提升 探究点一:精句赏析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提示:句中“高大”、“青白”、“伤痕”、“乱蓬蓬”、“花白”、“又脏又破” 、“没有补”、“没有洗”等词语说明孔乙己的生活状况如何? 赏析:“身材很高大”表明原本具有谋生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表明他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点明他已是风烛残年;长衫脏而不洗,破而不补,又不肯脱去,表明他好逸恶劳,潦倒不堪,自视清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渗透骨髓。 探究点二 :文本理解 1.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与“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都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你能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同时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2.文章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 “的确”和“大约”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探究点三:综合探究 1.都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却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设计这样的情节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不同的命运,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 2.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特定的氛围中,如孔乙己就生活在旁人的说笑、哄笑中,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 酒店中的人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同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的不幸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反而只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不动产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真题卷(附答案).pdf VIP
- “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表附表.doc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pdf VIP
- 《认识自然数》(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pptx
- 基于MQTT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docx VIP
- SY∕T 5520-2019 圈闭评价技术规范.pdf
- 【MARS出品】中国分省地图(具体到县级)独家版.ppt VIP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14.pdf VIP
- 2025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试《不动产权力理论与方法》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化工热力学》详细课后习题答案(陈新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