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三国,数“封”流路线,还看4680.docxVIP

锂电三国,数“封”流路线,还看4680.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4680:吹响圆柱电池升级的号角 (一)发展历史复盘:技术路线三分天下,胜负难分 1、圆柱电池发展历史复盘 索尼:最早发明者,最终退出行业。1992 年发明锂离子电池,一经推出就以超高的能量密度碾压传统镍氢电池,1994 年索尼成为最大笔记本生产商戴尔的电池供应商,2006年某会议上戴尔笔记本着火,索尼召回 1000 万块电池,而后韩国和中国电池生产商崛起,索尼深陷亏损泥潭,2016 年出售锂电业务。 松下:与特斯拉相互成就。1994 年研发锂离子电池,1997 年丰田Prius 采用松下圆柱 18650电池,2008 年收购三洋电机,并供应特斯拉 Roasder,2010 年押注等离子电视巨亏,转型动力电池并入股特斯拉,2014 年美国建厂,与特斯拉相互成就。 LG:牵手特斯拉迎来高光时刻。1999 年就量产了 18650 电池,但直到 2019 年才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SDI:大公司小业务。1999 年量产业内最大容量 1.8Ah 电池,曾经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但在动力电池中一直踌躇不前。 2、方形电池发展历史复盘 SDI:昔日方形电池的龙头老大。1999 年开发出方形动力电池,2009 年成为宝马动力电池供应商,2016 年因中国白名单政策,转向欧洲布局,锂电池业务在公司营收占比较低。 CATL: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崛起的万亿龙头。2011 年因被宝马相中,独立出来专做动力电池。2014 年因补贴政策出货量剧增,2014 年转向研发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2016年白名单政策以及补贴政策倾向高能量密度材料,出货量得到突破。 BYD:1995 年公司成立,1997 年手机电池全球出货量第 4,2003 年进入汽车领域,2006年研制 F3e 纯电动轿车,2009 年量产纯电动客车,2010 年纯电动乘用车 e6 量产,受益于补贴政策,成为国内龙头,2016 年补贴政策倾向三元材料,叠加 BYD 不外供电池,出货量占比日益降低,2020 年发布刀片电池和 DMI 车型,市占率持续走高。 3、软包电池发展历史复盘 AESC:早期的王者,点错了科技树。2007 年成立,专注于锰酸锂技术路线,2010 年搭载 AESC 的经典车型日产 Leaf 上市,创造了 9 年零电池安全事故的质量佳话。2017 年因锰酸锂优势不再,AESC 不再是 Leaf 独家供应商,2019 年被远景收购。 LG:软包电池集大成者。LG 在手机电池中沉淀多年,2009 进入动力电池市场,首款车型为现代混动车型,2010 年配套雪佛兰 Volt,2017 年雪佛兰 Volt 和 Bolt 销量突破 5 万 辆,2018 年和大众合作开发 MEB,LG 软包电池达到鼎盛,2021 年现代和通用因电池安全问题召回,大众电池日宣布选择方形标准电芯,软包电池遭遇挫折。 图表 1 不同封装方式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整理 (二)发展历史复盘:技术路线三分天下,胜负难分 图表 2 封装方式介绍 圆形锂电池 方形锂电池 软包锂电池 结构 制造工艺 圆形卷绕 方形卷绕 方形叠片 包装材质 一般钢壳,也有铝壳 铝壳为主 铝塑膜 优点 工艺成熟,一致性高,适宜大批量连续生产;比表面积大,散热效果好(优于方形电池);外壳耐压高,使用中不出 现膨胀现象。 结构强度高,承受机械载荷能力好;重量小,相对能量密度高;可以定制化生产。 可鼓气裂开,安全性能好;较铜壳、铝壳重量轻;同等尺寸下电池容量更高;内阻小,自耗电低;设计灵活,可按照需求定制。 缺点 容量小,大容量需并联连接,工艺复杂成本更高;爆炸可能性大;体积大,空 间利用率低。 、 工艺复杂,壳体与电芯配合需要考 虑;产品良率低,一致性差。 一致性较差,难批量生产;成本较高;对铝塑膜的质量要求高,不达标产品可能混液 代表厂商 松下/LG 三星 SDI,宁德时代 LG 化学,AESC 典型应用 特斯拉 宝马 i3 日产聆风 外壳材料 铝合金、不锈钢 铝合金、不锈钢 铝塑膜 安全性 一般 较高,对电芯的保护作用强 不易爆炸;铝塑膜机械强度低 能量密度 较高 较低 较同等容量硬壳电池有更高能量密度 产品特性 散热性能优,圆柱体便于多种形态组合 容量大 重量轻,散热性能好 产品标准化/ 生产自动化 高,生产工艺成熟 低 低 电池一致性 高 较低 较低 产品研发趋 向 适当增加圆柱体积以获得更大电池容 量 封装材料向高硬度、轻质化发展 改进生产工艺,实现全自动生产,提升一致 性,电池管理系统发展 现实条件约 束 国内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水平 低 适合大型汽车使用 铝塑膜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低下,影响软 包电池成本 汽车公社,电动汽车观察家,电池中国网, 评判技术路线一定要在系统/整车的角度评估,不能将单体电芯的优劣推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