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死虎泡酒”事件看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建议
近日,媒体报道一则《取快递收到死亡小老虎 两被告人获刑五年》的新闻,披露了两当事人以1000元交易马戏团的老虎死胎用于泡酒的事件。无独有偶,今年七月,一位名叫“提子”的美食网红博主拍摄水煮、烧烤鲨鱼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7月31日,四川省南充市警方表示,经鉴定,“提子”视频中的鲨鱼为噬人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述事件中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达7300种。同时,我国也是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仅从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中国海关就侦办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达400起,查获各类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近千吨。更重要的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文化导致野生动物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不少人将动物药材等同于“滋补”的观念奉为圭臬,迷信鹿茸能补血、穿山甲鳞甲能消肿排脓等,导致野生动物频频走上餐桌。
一、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
(一)公共卫生风险大。全世界已经证实的人类病原体有1415种,人兽共患病约占61%,其中多数病原体来源于野生动物。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令人闻之色变的病毒均可溯源至野生动物,捕猎、销售和食用未经严格检验检疫的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源头。
(二)生物多样性遭破坏。7月21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而罪魁祸首之一就是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的非法捕捞。长江白鲟灭绝其实是长江物种衰落的缩影,2019年,134种曾在长江流域出现的鱼类再未被记录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会带来严酷的生态危机,也会让人类失去宝贵的资源。
(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因我国已于2020年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食用、交易野生动物被禁止,而部分不良商家为追求高额利益,“挂羊头卖狗肉”,成为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大隐患点。多家媒体曾披露,部分餐饮经营者、农贸市场经营户等,悄悄打着卖野生动物的旗号,利用消费者猎奇心理,高价向消费者售卖“野生”娃娃鱼、鳄鱼、长江鱼等,实则为人工饲养,从而谋取高额利润。
其实野生动物保护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2004年,姚明拍摄的一条公益广告中就提出了著名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口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符号,更将野生动物保护深植民众心中。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更已上升到国家和法律层面,无论是群众意识,还是法律手段,都已经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肥沃土壤,但目前来看,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并未完全革除。
对此,建议:
一是加快出台法规。现行的法律对于一般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处罚力度较轻,针对网络平台野生动物交易的新业态缺乏明确规范,应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交易新业态明显力有不逮。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在下一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时,提升对一般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量刑和处罚标准;推动网络野生动物网络交易立法,进一步明确网络平台的责任,对平台非法出售、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严格监督执法。建议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引入大数据风险评估机制,提升监管执法工具的多样化水平。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快更新电商平台筛查的敏感词或关键词库,打击野生动物“暗语”交易。加强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协同联动,包括公安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公布各部门查处的典型案例,威慑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分子。
三是强化社会共治。畅通各部门举报渠道,鼓励群众提供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线索。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宣传食用野生动物的巨大危害,改变部分人对于食用野生动物美味、天然、健康的错误观念,营造抵制食用野生动物不文明行为的舆论氛围,进而降低市场需求,从根源上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