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练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9页(共NUMPAGES9页)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运送商品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C.外贸税收成为国家收入主要来源 D.政府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2.元朝颁布的《农桑辑要》记载:“木棉(指棉花)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这表明,元代(  ) A.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 B.棉花种植得到发展 C.与西域进行了经济交往 D.棉纺织生产的出现 3.如图是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乾隆年间由景德镇御窑烧造。整器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等十几种施釉方法,素有“瓷母”之美称。在瓶的腹部有主题纹饰,寓意各种吉祥含义。其色彩繁冗复杂、题材偏多,导致缺乏内涵。该文物(  ) A.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B.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C.是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的体现 D.工艺技术应用上颇具时代特色 4.如图是海岱地区(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一带)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统计图(单位: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农业发展迅速 B.青铜铸造业繁荣 C.礼乐逐步崩坏 D.百姓日用品丰富 5.《史记》载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到了宋代,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B.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C.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D.江南农业商品化趋势明显 6.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 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C.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竖炉 D.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7.文物是活的历史。下列是关于唐三彩的一组文物图片,作为历史材料,它们(  ) ①展示了唐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 ②有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 ③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④是唐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陶瓷业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则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也被进一步改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B.政治中心随经济发展而转移 C.政治局势差异影响手工业发展 D.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9.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10.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铜柄铁剑出土于甘肃灵台的一座春秋早期墓中,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  )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冶铁技术 B.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 D.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完全取代铜制工具 11.青铜器制造需要铜、锡等矿产原料,但中原地区矿料零星且品位很低。而根据考古发现,商代墓葬尤其是殷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大量惊人的青铜器。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 A.工商食官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统治者耽于享乐 D.区域联系的加强 12.唐代长沙窑生产的瓷器,出现了大量受西域文化影响的装饰,如椰枣纹(如图)。椰枣树也被称为“沙漠面包”,是阿拉伯人心中的“圣树”,长沙窑的这些瓷器在西域大受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 A.瓷器已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瓷器成为陆上丝路的主要商品 C.传统手工业适应了异域市场的需求 D.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 13.1972年山西右玉县常门水库工地施工现场挖掘出汉墓群,在一些墓椁室周围发现了大量的4厘米见方的炭块与石块混合物。经考证,在墓中椁基周围放置煤炭是为了干燥和防腐。这表明(  ) A.山西地区煤炭的开采利用最早始于西汉时期 B.山西采煤业历来在全国举足轻重 C.当时人们对煤炭的特性和用途已有初步认识 D.山西省拥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