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0 PAGE 9 专题03 古代诗歌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北京四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①城东楼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秦汉两朝在此建都,汉时称长安。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②许浑:晚唐诗人,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此时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腐败,危机重重。 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万里愁”是指乡愁,开篇即言“愁”,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B.诗人登楼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蒹葭、杨柳,风景好像诗人家乡的汀洲一般。 C.溪云、山雨、绿芜、鸣蝉等自然景物的点染,为诗歌增添了清新之感、闲适之致。 D.“山雨欲来风满楼”与苏轼《定风波》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运用了双关手法。 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除了乡愁之外,还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下面是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五六两句写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极言岳阳楼之高。 B.李诗尾联想象楼高风急,凉风四起,虚写诗人醉后的感受,着笔仍然在写楼高。 C.杜诗首联以“昔”字起句,写早闻洞庭盛名,然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之愿望。既有初登之喜悦,又有世事沧桑的伤感。 D.杜诗颔联的妙处在“坼”“浮”两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生动又壮阔。 4.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擅于将事物人格化,下面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独酌》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5.岳阳楼是文人骚客吟诗做赋的圣地,前人留下了诸多千古名篇,请结合上面两首诗简要分析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22·北京石景山·高二期末)阅读《无衣》,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6.《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体”,本诗产生于秦地,为《秦风》;《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7.这首诗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北京怀柔·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④,我心悬斾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遂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年),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④的的(dí dí):鲜明的样子。 8.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________(古/近)体诗;作者杜牧与________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小李杜”。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君意如鸿”与“我心悬旆”形成对比,突出友人的踌躇满志和诗人自己的怅然若失。 D.尾联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合并,表达与朋友分别之后的寂寞之情。 10.本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对此进行赏析。 (2022·北京丰台·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