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课时训练--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课时训练--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为《尚书》不同篇章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 记载 篇章 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召诰》 惟天不畀不明厥德。 《多士》 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 《多方》 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大诰》 A.等级意识逐渐弱化 B.已有敬天保民观念 C.强化神权统治思想 D.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艺从中原传到岭南: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这反映了当时( ) A.青铜器制作丰富而精细 B.社会进程从多元趋向统一 C.中原经济水平领先周边 D.青铜文明处于极鼎盛时期 3、有学者认为质朴、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于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用相对落后的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学者重在强调( ) A.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B.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 D.秦朝灭亡的主观原因 4、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 谜面 谜底 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浜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5、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 ) 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 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 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 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 6、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表明( ) A.统治阶级重视道德教化 B.传统主流思想影响广泛 C.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D.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7、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浓厚的家国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忧国忧民的情怀 9、下表中思想家的言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人物 言论 内涵 A 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自强不息 B 孟子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国情怀 C 管子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天下为公 D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和而不同 A.A B.B C.C D.D 10、《周易》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是( ) A.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B.提倡民本思想 C.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主张和而不同 11、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 ) A.自强不息 B.崇德尚贤 C.家国情怀 D.和而不同 12、《易传·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平昼夜之道而知”。材料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天人合一 B.自强不息 C.天下为公 D.和而不同 二、材料题 13、阅读财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