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自查自评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全面巩固、提高“爱祖
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和“三个离不开”教
育活动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理论素养,
更深层次地激发我校各族师生爱党、爱国热情,校领导班子从从安
定团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坚决贯彻省州县党委、政府在
加强民族团结工作方面的各项精神及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因地制
宜的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
年度内开展的活动及取得的成绩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
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 学校创建于 xx 年,是一所 xxx 三语”教学的民族类寄宿制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 14 个,学生 501 人,教职工 50 人,其中,汉
族 5 人,x 族 45 人,x 族教职工占90%。
二、年度内开展的活动。
(一)制定 《xx 学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学校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16 年 9 月 16 日学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稳
1 / 7
定的有关文件精神,变被动防控为主动教育,专门召开支委会、校
委会研究、讨论在我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及时
制定、出台了《xx 学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为学
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教育引导师生认识 “团结是福,分裂是
祸”,“稳定是基础,和谐关乎全局”,学校还召开了由全体师生参加
的民族团结教育动员大会。会上,校党支部书记 xx 全文宣读了《xx
学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并号召每一位师生积极投
身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及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为学校全面开展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新形势下理论、法律学习,大力提高师生的思想政
治觉悟。
为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激发
师生爱国热情,让每位师生深入了解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
积极引导广大师生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自觉抵制达赖集团分裂势力的渗透和侵蚀,保障我县实现经济
跨越式发展和社会 XX 久安。学校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相结合,主
题班会和常规教育相结合,主题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 “三结合”
方式,组织广大师生系统学习了 《中央第五次 XX 工作座谈会精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宪法》、《国旗法》、《刑法》、
2 / 7
《集会游行法》、《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师法》、《治安管
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广大师生的爱国
意识、爱国情感明显提升,遵纪守法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
基本达到了教育学习的目标。
(三)明确目标任务,双线管理,分级教育,力XX 效。
年度内,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有
机结合起来,构建、完善了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在学
生思想教育上实行“四级承包制”即校领导包年级、中层班子包重
点班级;班主任包班级;课任教师包学生,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任务落实到每位教师和每个学生身上,
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生活、学习的细节,用 “润物细无
声”的指导、关爱、感化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化与提高。
在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学校平安校园、和
谐校园建设实际,在学生常规管理上实行“双线管理”;即校内住校
生管理线和校外借宿生管理线。校内管理由宿舍管理员、门卫、值
周教师、课任教师、生活指导教师、班级辅导每天监督、检查学生
的生活学习、行为养成等方面的表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学生
学习督查和养成教育;校外借宿生由政教处组织班主进行随机查访,
全面掌握他们学习生活情况。灵活机动地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民族
团结及爱国主义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
3 / 7
增强师生民族团结意识。
1.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功能,利用周会时间向全体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