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教学课题
风湿病
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2日
月日
1
星期一
星期三
星 期三
星 期四
星 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班级
9-12
5-8
1 -4
17-20
13-16
目的要求
1、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各个器官病变。
2、熟悉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各个器官病变。
2、肾小球肾炎各型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
教法与
学法
1.多媒体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形态学特点。
2、启发式、提问式讲授。3、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4、布置课外思考题。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1、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5min
2、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20min
3、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15min
复习
思考题
1、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各个器官病变。
2、列出急性、慢性、新月体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联系。
参考资料
1、吴和平、李晓阳主编.《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陈主初 主编.病理生理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金惠铭 主编 病理生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自评
本次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密切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临床实例讲授,从病例中提出问题,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风 湿 病
概述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最常累及心脏、关节、皮肤、皮下组织、脑及血管等,以心脏病变最严重。
急性期称风湿热,为风湿活动期。还可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及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等。
好发于5~15岁,秋冬季多发。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依据:好发季节、发病率、复发率、病变严重程度与链球菌性咽喉炎的流行季节、发病率、抗链球菌治疗成功与否密切相关;病人血中抗链球菌抗体增高)
本病并非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致病。(如:风湿病不是化脓性炎症;发病不在链球菌感染的极期,两者相隔2~3周;典型病变不见于链球菌感染原发部位,而是远离感染灶;典型病变区从未培养出链球菌)。可能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依据:风湿病典型者为变态反应性炎常有的纤维素样坏死;风湿小体为一种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肉芽肿病变;患者血中可有抗心肌抗体AHA和抗N—乙酰氨基酸葡萄糖抗体增高,关节炎患者可有免疫复合物增高;患者B淋巴细胞、TH细胞增高,TS细胞相对下降等)。
受寒、受潮、病毒感染
机体抵抗力与反应性的变化(内因)
2.发病机制
(1)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链球菌细胞壁的C抗原引起的抗体可与结缔组织(如:心瓣膜、关节等)发生交叉反应;链球菌壁的M抗原引起的抗体与心肌及血管平滑肌交叉反应。
(2)链球菌抗原可能激发患者自身免疫。
二、基本病理变化
1.非特异性炎症:浆膜、皮肤、脑、肺充血、水肿、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
渗出,胶原纤维发生粘液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可完全愈合,亦可纤维化及纤维性粘连。
2.肉芽肿性炎:典型患者在心脏,也可在动脉和皮下组织。
(1)变质渗出期:病变部位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同时有充血、纤维素渗出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约一个月。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可见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Aschoff cell)。
风湿细胞:胞体大,圆形,多边形,边界清楚而不整,胞浆丰富而微嗜双色;核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呈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
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
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共同构成的肉芽肿。可小到仅由数个细胞到近1cm。球形、
椭圆形或梭形。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此
期约2—3个月。
纤维化期或愈合期:纤维素样坏死物被溶解吸收,风湿细胞转变为长梭
形成纤维细胞,细胞间出现胶原纤维,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 此期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