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侯雪慧桂枝香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枝香 教学目标 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 围绕“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四个关键词展开教学。 王安石 1.导入:展示一块石碑图:位于广西桂林龙隐岩的宋代摩崖石刻“元祐党籍碑”上为什么会有王安石的名字?元佑党籍碑?,宋代摩崖石刻,现存二块,均在广西。一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北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佑、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现存碑刻为南宋庆元四年(1198)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碑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元佑党籍”四字。久经风雨侵蚀,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认。另一块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宋嘉定四年(1211)沈暐重刻。原来石碑是新旧党争的结果。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王安石曾两度退职,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晚年退居金陵,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桂枝香 1.词牌名“桂枝香”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此调为北宋新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为创调之作。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记载:《桂枝香》这个词牌名出自唐朝人裴思谦,裴到长安参加殿试后,和同伴们到风月场所的平康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时,有黄门来报喜说他高中状元,他欣喜作诗,诗歌里有“夜来新惹桂枝香”的句子。这一词牌的词作的代表作有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等。2.?王安石《桂枝香》的地位杨湜《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写作背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整体感知王安石《桂枝香》为什么会如此有名?让我们进入诗歌。 ⑴播放视频朗读。 ⑵正音(见课件)。 ⑶教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读音与节奏。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⑷解释重要词语:簇:聚积。故国:旧都城。征帆去棹:来往船只。彩舟:华美的船。星河:倒映着星空的长江。 ⑸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色。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⑹读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词的上阕写词人登临送目所见的金陵秋景。词人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白鹭等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山河图。词的下阕怀古、抒情。借凭吊六朝遗迹,讽喻当朝统治者不知吸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⑺你认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叹”。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通过描写金陵壮丽的景色,而引发词人怀古伤今之情。 金陵 1.描写金陵景色的内容在哪里?(上阙)请女同学齐读词的上阙。 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