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第3章狂犬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防制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咬伤后防止发病的措施:处理伤口、免疫接种以及对处理咬人动物。 处理伤口:清除唾液非常关键!肥皂水或0.1%新洁而灭和清水冲洗,再用75%酒精或2%-3%碘酒消毒。 应用抗血清或人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H)围绕伤口局部作浸润注射。 咬伤严重、多处伤口,或头、面、颈和手指被咬伤者,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应注射免疫血清。 * 六、预后 本病一旦出现症状,致死率几乎100%。 七、预防 目前我国农业部公布预防本病的合格疫苗是吉林五星动物保健药厂的“犬五联活疫苗”、郑州生物药厂和法国维克药厂的“狂犬病活疫苗”、以及荷兰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的“犬猫狂犬病灭活苗”。“犬五联活疫苗”的使用方法与前述犬瘟热预防注射法相同。荷兰英特威公司的“犬猫狂犬病灭活苗”使用方法是,犬、猫3周龄后进行接种,保护率可达100%,保护期3年。 谢谢 第三章 共患传染病 狂犬病 (rabies) * 第一节 病毒性共患传染病 狂犬病 一、概述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病,是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患犬以狂躁不安、行为反常、流涎和意识丧失、进行性麻痹为突出症状,同时感染的神经元内出现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一、概述 狂犬病是自古以来即为欧亚人民所熟知的一种可怕的人畜共患病。 由于其症状明显而严重,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全世界每年报告的狂犬病死亡人数约有5.5万例,实际死亡人数应明显高于该统计数字。 目前除日本、英国、夏威夷等国家和地区没有狂犬病发生以外,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 *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病学特征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 3 次流行高峰。 *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病学特征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 3 次流行高峰。 * 第一次高峰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曾逾1900人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病学特征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 3 次流行高峰。 *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1981 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 我国狂犬病人间流行病学特征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 3 次流行高峰。 * 第三次高峰出现在 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在连续 8 年快速下降后,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至 2007 年达到高峰,当年全国报告死亡数达 3300 人,自 2008 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 2015 年报告发病数已降至 801例。 * 二、病原——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es),单股RNA。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伤口传染,亦有通过气雾经呼吸道和误食患病动物肉类经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糖蛋白(GP):跨膜糖蛋白,构成病毒表面的纤突,与细胞受体结合点,在狂犬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凝特性,鹅和1日龄雏鸡的红细胞,并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故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 核蛋白(NP):诱导细胞免疫,稳定且高效表达,用于狂犬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 两种膜蛋白(M1和 M2)。 * 抵抗力 不强,冷冻或冻干长期保存。 在50%甘油缓冲溶液保存的感染脑组织中病毒至少存活1个月, 在4℃以下低温可保存数月之久。 病毒能抵抗自溶及腐败,在自溶的脑组织中可保持活力达7~10d。 * 病毒变异特性 街毒(streetvirus):自然分离的毒株, “固定毒”(fixedvirus):街毒在家兔脑和脊髓内一系列传代后,对家兔的潜伏期缩短,对犬的毒力下降,这种具有固定特性的狂犬病病毒则称为。 固定毒的弱毒特性和免疫原性已被充分肯定,通过动物试验,进而证明由街毒变异为固定毒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 培养特性 鸡胚绒毛尿囊膜 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 小鼠和仓鼠肾上皮细胞 蚀斑 四个血清型。 * 三、流行病学 1.宿主和传染源 易感动物:犬科、猫科动物(主要)、翼手类(蝙蝠)和某些啮齿类动物。 自然储存宿主:野生动物(狼、狐、貉、臭鼬和蝙蝠等) 传染源:患病犬,其次是猫,也有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动物可起传染源的作用。 * 1.宿主和传染源 据涂长春等调查,在确诊狂犬病阳性的动物中,犬占 76.92%, 其余依次为羊(6.99%)、牛(5.60%)、骆驼(4.20%)、 狐 狸(2.10%)、 貉(2.10%)、 猪(1.39%)、驴(0.70%)等。 说明犬仍然是我国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播来源。 * 三、流行病学 1.宿主和传染源 狂犬病流行毒株在我国具有遗传多样性。我国的狂犬病毒可分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