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病变 除脑膜及实质水肿、充血、出血外,无肉眼可见病变。 脑实质内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增生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 1、鉴别诊断 注意与布鲁氏菌病的区别: 乙 脑 布鲁氏菌病 很强季节性 无季节性 死胎、木乃伊胎较多 怀孕后三个月流产,多为死胎,无木乃伊胎 公猪睾丸炎往往单侧较多 睾丸往往两侧性,付睾也发炎肿胀,往往关节炎,尤其后肢跗关节,局部淋巴结脓肿。 五、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分离病毒、测抗原、测抗体) ⑴ 病原分离 乙脑:公猪睾丸或流产胎儿,接种小白鼠或鸡胚分离培养。 布病: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接种于牛肝汤琼脂,分离培养。 ⑵ 免疫学试验 乙脑:补结反应。乙脑采康复动物的血液作补体结合试验,测补体结合抗体。 布病:细菌形态,特点鉴定,血清学试验,布病采血作凝集试验, 2、实验室诊断 (分离病毒、测抗原、测抗体) 六、防制 1. 一般措施:灭蚊 2. 治疗:磺胺、双抗,对症治疗,加强护理 清理卫生死角预防乙脑传播 灭蚊 3.免疫 在疫区或疫场曾试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一个月免疫,4日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 儿童注射乙脑疫苗 公共卫生 流行性乙脑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流行于夏秋季,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症为特征,重症常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治愈后,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 6个月至12岁儿童及来自非流行区的人群,应于流行期1 ~ 2个月前,用鼠肾细菌培养的灭活疫苗进行注射,免疫期一年。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小结 本病由黄病毒科中乙型脑炎病毒引起,典型的蚊媒人兽共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除孕母猪主要表现繁殖障碍外,其它动物主要表现脑炎症状。 我国目前主要是在人和猪群中流行本病,且人的乙脑主要来自猪。 本病重点掌握猪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诊断和防制措施,特别是猪乙脑的类症鉴别,如与有神经症状的猪病和有繁殖障碍表现的猪病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有哪些突出的流行病学特征? 2. 猪乙型脑炎与马乙型脑炎有何不同? 3. 如何鉴别猪乙型脑炎病毒与猪其它几种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 4. 预防乙型脑炎的最重要措施有哪些? 谢谢 第三章 人兽共患传染病?第一节 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一、概述 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一、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也称为日本乙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属于血液传染病)。 临床特征:人、猴、马感染后出现明显脑炎症状、病死率较高,猪感染最普遍,且多不表现症状,发病率为20%-30%、死亡率较低,孕猪可高热、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公猪则睾丸炎。其它动物多为隐性感染。 本病主要存在亚洲各国,因疫区范围大,人兽共患,危害严重,被世卫组织列为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流行性乙脑历史 人乙脑1871最先见于日本,每年夏、秋都有,1935日本从人和马脑中分离到病毒,首次确定了病原,并证明其抗原性不同于美国圣路易脑炎,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因冬、春还流行一种脑炎,为区别起见,将其称为流行性甲脑,而将夏、秋流行的称为流行性乙脑。 我国于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人乙脑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初期 极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二、病原 1. 分类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 黄病毒属(Flavivirus)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 二、病原 2. 形态 球形,40-50nm,ssRNA+,有囊膜 血凝素,有血凝性(多种动物RBC). 囊膜中有糖基化蛋白E和非糖基化蛋白M。E蛋白是主要抗原成分,具有特异性中和以及血凝抑制抗原决定簇 二、病原 3.抵抗力 不强,对各种消毒剂及方法敏感,耐低温。 4.培养 鸡胚卵黄囊、CEF、多种原代细胞、小鼠。 在地鼠肾、C6/36(白纹伊蚊细胞)和BHK-21等有明显CPE; 乳鼠脑内接种敏感,一般2-3天即可发病死亡,因此目前实验室常用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