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脾肿大 猪丹毒肾瘀血 呈暗红色,称大红肾 胃底部弥漫性充血,卡他 肺充血,水肿 心瓣膜增生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 六、诊断 六、诊断 综合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实验室诊断等。 微生物诊断:病猪高温时采取病猪耳静脉血或疹块边缘血或病死猪的脏器制片、染色、镜检,如发现G+染色,较细长单在成对或成从的杆菌时,可初步确诊。慢性心内膜炎病例,可用心脏瓣膜增生物涂片,可查见单在或成从的长丝状菌体。 七、防制 七、防制 1、平时预防措施: ⑴疫苗接种:目前市售产品有猪丹毒活疫苗及猪丹毒、猪瘟和猪肺疫三联苗两种。各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⑵加强饲养管理。 ⑶检疫:农贸市场、交通、屠宰检疫。隔离消毒发现本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注意环境和粪便的消毒。对于病猪的尸体应作烧毁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杜绝散播。 七、防制 2、发生疫情: 病猪:首次使用大剂量青霉素耳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常规剂量的水剂或油剂青霉素,如有好转用常规剂量肌肉注射,不能停药太早,容易复发或转慢性。 七、防制 同群猪:青霉素常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3-4天。 病死猪:深埋,化剂或工业用。此外,其他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均有效。用抗猪丹毒高免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有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八、思考题 思考题 1、丹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2、试列举出治疗丹毒的有效药物? 3、如何区分丹毒和猪瘟? (1)蔡宝祥主编,《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B.E.斯特劳,S.D.阿莱尔主编,蒙加林等译,《猪病学》(美),第八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3)B.W. 卡尔尼克主编,高福等译,《禽病学》(美),第十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Thanks! 细菌性传染病概况 1. 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为数众多,情况复杂。 2. 呼吸系统传染病造成的损失已排在了猪病第一位。 3. 细菌病的疫苗保护效果一般都较差,而且因其可用药物来控制。人们过分依靠药物,滥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增加,耐药性菌株增多,药物残留却不断增加。 细菌性传染病的防制,也要走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扑杀、淘汰和疫苗免疫预防的道路。 第二节 细菌性传染病 1.猪丹毒 2.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3.猪痢疾(猪血痢) 4.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 5.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6.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7.副猪嗜血杆菌病 8.猪增生性肠炎 一、猪丹毒(Erysipelas suis) 一、概念及背景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学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七、防制 四、临诊症状 八、思考题 一、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及背景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多发于3-12月龄的猪。 特点:急性型: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状,全身可形成紫斑。 亚急性型:皮肤疹块。 慢性型:心内膜炎、关节炎,会发展为皮肤坏死,脱落。 二、病原 一种G+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倾向。 微需氧,有些菌株在含有5-10%的CO2 上生长最好。 有26个血清型:75-80%猪源分离物属1型和2型。 败血型:A型、毒力强(1型) 关节炎:B型、毒力弱(2型),灭活苗用B型(2型) 二、病原 二、病原 1、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不运动,明胶穿刺呈试管刷样,可分为三种类型即S型(多是急性型)、R型(慢性或老龄培养物)和I型(中间型)。 2、慢性病例,老龄培养物杆菌呈长丝状,但在组织中的猪丹毒杆菌呈正直小杆菌,略弯,血琼脂平板上长成露珠状。 二、病原 3、抗原性:A、B型特异抗原,G种特异抗原。 A型(A+G抗原)、B型(B+G抗原)、N型(G抗原)。致猪疾病主要是A型抗原(引起急性败血症)。B型抗原性强(常见于关节炎病例),可作为制苗的菌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另外,能凝集鸡红细胞,故制苗常选用凝集鸡红血球能力强的B型菌。 二、病原 4、抵抗力:较强,干燥状态下存活3周,尸体中细菌可存活几个月,湿热敏感,5 5 ℃ 15分钟杀灭,70 ℃ ,5分钟死亡,一般的消毒药能杀灭,但对0.5%石炭酸及2%NaOH抵抗力强,故可用0.5%石炭酸生理盐水从污染病料中分离病原。 5、实验动物:鸽、小鼠敏感,豚鼠不易感。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最重要的带菌者是猪,35-50%健康猪扁桃体带菌。 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广泛疫源。 被感染猪污染的猪舍土地:为传播提供了一个暂时的重要媒介。 三、流行病学 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