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洞制备 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龋 病-- 龋病的充填修复治疗--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主讲人:XXX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1.去净龋坏组织根据牙本质的硬度和颜色标准来判断。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2.保护牙髓组织3.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窝洞制备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牙髓的刺激。对充填材料的固位非常重要,且使剩余的牙体组织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咀嚼压力。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体组织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折裂的形状。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盒状洞形: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圆钝。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保证窝洞有足够的深度:窝洞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直接承受力区的洞深1.5~2mm,非直接承力区洞深1~1.5mm。2洞深1.5~2mm洞深1~1.5mm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洞的外形线要求为圆缓曲线。3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应考虑余留牙体组织的抗力:去除和避免形成无基釉;尽量保留承力区的牙尖和牙嵴;处理薄壁弱尖等。4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4.制备抗力形阶梯结构的预备:均匀分担咬合力,保护牙髓。龈壁与髓壁平行,轴壁与近、远中侧壁平行,各壁交接呈直角,点、线角圆钝。5龈壁≥1mm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侧壁固位:各类洞最基本的固位形。侧壁借助于洞壁和充填体的摩擦力而产生固位作用。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倒凹固位:一种机械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潜入小凹或固位沟。一般以0.2mm深为宜。2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鸠尾固位:用于复面洞。借助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落。3鸠尾峡膨大部分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鸠尾固位3鸠尾大小与邻面缺损大小相适应;鸠尾要有一定深度,特别是峡部,以获得足够抗力;鸠尾应顺面的窝沟扩展,避开牙尖、嵴和髓角;鸠尾峡的宽度一般在后牙为颊舌尖间距的1/4~1/3,在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鸠尾峡的位置应在轴髓线角的内侧。制备要点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5.制备固位形梯形固位:防止充填体垂直方向脱位。4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充填体的固位与所选用的充填材料有关,固位形的要求与窝洞涉及的牙面数也有关系,在设计固位形时应视不同情况作不同的选择。窝洞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是相互关联的,窝洞的深度、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与二者均有关,倒凹、鸠尾等固位形的制备增加充填体固位的同时,降低了牙体的抗力形。因此,临床上应综合以上因素,遵循抗力形和固位形的基本原则,合理设计窝洞的抗力形和固位形。谢 谢Thank you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