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编码:1152352014507
课程英文名:Air Pollution Control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Engineering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总学时数:36 建议修读学期:6
一、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主干课程,2学分,共36学时。课程于第6学期开设,其预修课是专业教育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本课程将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相关的设计计算问题,系统地阐述国内外的先进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学生需要了解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现状与发展,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并具有运用基本理论技术及查阅的相关资料,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和课时安排
教学模块1:绪论 (2学时)
主题1:大气污染
主题2: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主题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及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教学模块2:燃料与大气污染 (2学时)
主题1:燃料的性质与燃烧过程
主题2: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形成
主题3: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
主题4: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
教学模块3: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4学时)
主题1: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主题2:粉尘的物理性质
主题3:净化装置的性能
主题4:颗粒捕集理论基础※
教学模块4: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12学时)
主题1:机械式除尘器※
主题2:电除尘器※
主题3:湿式除尘器※
主题4:过滤式除尘器※
主题5: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教学模块5: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6学时)
主题1:气体扩散
主题2:气体吸收※
主题3:气体吸附※
主题4:气体催化净化
教学模块6:硫氧化物污染控制 (4学时)
主题1:硫循环和硫排放
主题2: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
主题3: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主题4: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
主题5:中国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政策、措施与重大行动
教学模块7: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3学时)
主题1:氮氧化物性质及来源
主题2: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主题3: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主题4:烟气脱硝技术※
教学模块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 (3学时)
主题1:蒸气压及蒸发
主题2:VOCs污染预防
主题3:VOCs污染控制方法和工艺※
三、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前沿的空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系统阐述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及有关设计计算的问题。设计社会调查等环节,并采用学生小组工作的方式,强化团队合作。成果汇报后采用课堂共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锻炼。
四、实践教学安排
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参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五、课程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共30分。课后作业20分;出勤考核10分,包括课堂听课、回答问题以及参与讨论等方面的考核。
2、期末考试(教师评价):占70分,以闭卷或开卷方式进行,试题以大气污染控制方法、原理题及计算题为主。
六、课程学习资源
1、主要参考书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童志权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Nobel de Nevers,《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Secon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其它学习资源
(1)期刊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2)网站资源
/details?uuid=8a83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