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配穴方案的应用现状(1).pdfVIP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配穴方案的应用现状(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配穴方案的应用现 韩萌 【摘要】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obesity.There are many distinctive programs wit acupuncture points.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os and cons of acupuncture points programs, to explore how to select the best distribution program, in order to ensure or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by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穴位埋线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单 纯性肥胖的治疗中,并形成了各具特色配穴方案,总结分析配穴方案利弊,探讨如 何选取最佳的配穴方案,以保证或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穴位埋线在单纯性肥胖治疗 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16(018)008 【总页数】3 页(P104-105,119) 【关键词】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配穴方案 【作者】韩萌 【作者单位】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 54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45.9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显其他疾病作为诱因出现的肥胖,肥胖人群中 95%属于单纯 性肥胖。肥胖是诱发多种内分泌异常、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被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目前中医减肥方案中,穴位埋线疗法独树 一帜,因其单次治疗时间短,疗效持久,大大减少了就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适合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目前穴位埋线治疗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形成了各具特色配穴方 案,在众多方案中如何选择最佳的配穴方案,以保证或提高临床疗效,显得尤为重 要,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目前临床应用的配穴方案。 王磊等[1 ]分析了 61 余篇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总结其用穴规律发 现,选用最多的经络是胃经,其中天枢穴使用频率最高,之后是治痰要穴丰隆、胃 之合穴足三里。任脉也是也是治疗肥胖常用到的经络,中脘、气海、关元、水分都 位列高频榜上。脾经直属脾脏,在使用率上仅次于胃经、任脉。61 篇文献报道共 设计 11 条经络,穴位分布广泛。 常规穴位通常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相关章 节中涉及的穴位[2 ],以任脉、脾经、胃经穴位为主。辨病辩证相结合,主穴: 曲池、天枢、中脘、阴陵泉、丰隆、太冲。随证配穴:脾虚湿阻加足三里、阴陵泉; 胃热湿阻加阴陵泉、内庭、曲池;肝郁气滞加阳陵泉、太冲、合谷;脾肾阳虚加太 溪;阴虚内热加太冲、合谷、三阴交。在选穴上以人体正面腧穴为主,较少涉及膀 胱经、督脉等背部穴位。 穴位埋线相比针刺优势很多,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羊肠线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中,激发炎症反应,吸收不良出现结节,反应太过出现发 热,甚至局部化脓。造成以上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在临床上部分医生采用分组埋 线法,尽量减少穴位重复率,给线体充分吸收的时间,达到降低不良反应率的目的。 3.1 初级分组 刘延明[3 ]在进行穴位埋线时,制定主穴处方为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 大横、滑肉门、水道;脾虚湿阻加脾俞、胃俞、阴陵泉;胃肠实热加胃俞、曲池、 上巨虚;肝气郁结加肝俞、胆俞、阳陵泉;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关元。埋线组 每次选取10~12个穴,连续3次穴位不重复。医者认识到穴位不重复的必要性, 但是没有明确分组,每次选穴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容易混淆重复。 熊健[4 ]等将患者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穴位分为4组:第1组天枢、 大横、丰隆、滑肉门;第2组中脘、水道、梁丘、大巨;第3组天应穴、水分、 三阴交、梁门;第4组带脉、风市、上巨虚、外陵;7天交替一组。这种分组方法 主要选取的是腹部及下肢的穴位,忽略了背俞穴的运用,背俞穴是调节脏腑的要穴, 其次大部分肥胖病人腰背都有脂肪聚集,亦须针对其局部刺激增强疗效。 3.2左右分组 吴文华[5]采用左右交替的方法避免穴位重复,主穴为脾俞、胃俞、大肠俞、天 枢、足三里、水分、气海等,辩证配穴,每次单侧取穴。取单侧穴位通常适用于中

文档评论(0)

gnms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