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分析和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位 70 多岁的退休工人在抱怨,现在什么都涨价了,猪肉都涨到十多块钱一斤, 吃不起了。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茶。其实,何止这位工人抱怨,今年上半年,老百姓嘴里一直念叨着的就是吃的东西怎么这么贵?老百姓朴素的感受跟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似乎是一致的。昨天(9 月 12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监测物价上涨幅度的CPI 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8 月份再创新高,达到 10 年来的最高峰—— —同比上涨 6.5%,这也是今年以来连续第 6 个月超过央行所制定的 3%的安全线。于是,关于通货膨胀的话题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点。 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 6.5%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表明,8 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6.5%,其中城市价格上涨 6.2%,农村价格上涨 7.2%;食品价格上涨 18.2%,非食品价格上涨 0.9%;消费品价格上涨 8.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1.8%。从月环比看,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 1.2%。 从八大类别看,8 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 6.4%, 油脂价格上涨 34.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 49.0%,鲜蛋价格上涨 23.6%,水产品价格上涨 6.2%,鲜菜价格上涨 22.5%,鲜果价格下降 3.3%,调味品价格上涨 4.4%。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7%。其中,烟草价格上涨 0.9%,酒类价格上涨3.4%。 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 0.9%,其中服装价格下降 1.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 1.7%。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1%,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 7.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2.3%。其中西药价格下降 0.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 10.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 2.3%。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 1.3%。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 2.2%,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 1.4%,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 1.7%,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3.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 0.5%;通信工具价格下降 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 1.1%。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 0.7%, 教材及参考书价格下降 1.0%,文娱费价格上涨 3.1%,旅游价格上涨 2.6%,文娱用品价格下降 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 4.3%。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 2.7%,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 4.8%,租房价格上涨 3.9%。 据悉,1-8 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3.9%。声音 周小川:央行对通胀感到担忧 对于 CPI 不断创出新高,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 他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并重申对抗通货膨胀是我们的目标。 周小川是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有关会议间隙作这一表述的。 9 月 7 日,周小川在厦门出席厦洽会时表示,央行正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并希望见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9 月 1 日,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在北京2007 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通货膨胀压力正在显现。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和措施是坚定不移的,央行会尽量避免长时期负利率的局面。 从央行主要官员近期的接连表态来看,尽管今年已经加息 4 次,但在通货膨胀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央行仍然有可能继续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员表示。在 8 月 21 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四次加息后,有多家机构预测央行在今年的时间里会继续加息一到两次,以抑制物价上涨趋势。 谢国忠:通货膨胀才刚刚开始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过度投资倾向的巨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这造成了通缩—通胀周期。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国的货币供给持续以高于 GDP 的速度增加,但通缩预期增加了货币需求,迅速的货币增长却并没有导致通胀,由通缩到通胀预期的转换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这一循环过程开始于房产价格的升高。在 1994 年到 2000 年间,房产价格持续走低,例如上海的房价降低了超过 60%。下降的房价使建设停步,导致供给下降,而 GDP 增长引发需求增加;2002 年中国曾达到房产的供需平衡点,当时,房价因收入增长而开始逐渐升高。上涨趋势最终吸引了投机者的关注。自 2003 年起,上海房价开始急剧升高,2005 年这一势头蔓延到北京和深圳,现在则扩散到了大多数省会城市。 房屋价格是引发通胀预期的重要原因。虽然没有体现在 CPI 中,但家庭在房屋方面的支出平均可能占到家庭终身收入的 25%到 30%,房产价格对于通胀预期的重要性才刚开始显现。 第二,全球经济的繁荣导致了原材料价格的猛增,这种趋势会改变人们的通胀预期,使他们变得更愿意消费,更能接受价格增长。当人们看到房产、股票和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