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分裂症诊断与治疗 ;描述性定义
精神分裂症的命名与分类
疾病总体特征和症状
ICD-10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相关问题
症状与危险性评估;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起病多隐袭(少数患者急性发作),病程多迁延;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一般无意识障碍。;1857法国More:早发痴呆
1874德国Kahlbaum:紧张症
1871Hecker:青春痴呆
1896克雷匹林:早发性痴呆
1911布鲁勒:精神分裂症
1980 T.Crow:I型和Ⅱ型;偏执型
紧张型
青春型
单纯型
未分化型
精神分裂后抑郁
残留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
几种病因学假说与研究进展
遗传、神经生化病理、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
精神病
重性精神病的“代表”
幻觉/妄想/精神运动兴奋与抑制;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一级亲属同患危险率约为4%~14%,是一般人群的10倍
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危险率40%以上
二级亲属中,患病危险率约高于一般人口的3倍
国外:单卵孪生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子高4-6倍
6%~73%/2.1%~12.3%
候选基因与基因扫描研究;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
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是D2受体阻滞剂
D1受体可能与阴性症状有关
谷氨酸功能低下假说
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 ;环境中的生物学因素
母孕期病毒感染/孕期和围产期合并症
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低经济收入、早年生活应激、家庭
人格发展
;
;; ;;;正确连线;;;;全球终生患病率约3.8‰~8.4‰
全国1982年、1993年调查结果终生患病率
5.69‰—6.55‰
浙江省(2001)和河北省(2004)调查终生患病率为6.62‰
时点病率分别为3.0 ‰,5.46‰;50%左右的患者在20-30岁起病
国内调查80%左右在16-35岁
偏执型起病约32-35岁;单纯型平均22岁
2/3慢性或亚急性起病
少数患者急性起病
;多数慢性迁延/部分间断发作/少数自然痊愈
1994年-1996四川新津县农村调查结果为例
查出510例,其中30%(156例)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70%(354例)接受过治疗
从未治疗者和接受治疗者的临床痊愈分别为9.6%,31.1%
约2/3患者残留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起病形式、病程、诱因
病前性格与社会功能
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注度
首次治疗时机与效果、维持治疗的时间与依从性
;以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总体特点
深层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被他人洞悉或共享
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以奇特方式影响自己
自己成为周围所发生一切现象的中心
典型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在正常精神活动中受到抑制的)某一整体概念的外围或无关特征被放在首要位置—(如:隐喻思维、思维松弛)
听幻觉很常见;前驱期的非特异性表现:情感和行为症状多见
焦虑、易激惹、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注意障碍
多疑、怪异思维、行为和性格改变、社会退缩
持续时间可能几个月甚至数年
前驱症状的三种发展形式
非特异性变化?特异性的精神病前症状?精神病
特异性变化?对此变化的神经症性反应?精神病
前哨综合征:前驱症状自动缓解,并不发展至精神病;;;; ; ; ; ; ;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a)—(d)中至少一个症状(如不明确,则至少需要两个);或者分别来自(e)—(h)中至少两组症状中的两个症状
要诊断单纯型,则要求 (i)项症状持续存在至少一年,并有(h)中的症状(如情感淡漠、言语贫乏);a) 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撤走或广播
b) 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为、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体验,或被动妄想;以及妄想性知觉
c) 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源自身体某一部位的其他类型的幻听
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即:荒谬离奇的妄想);e)任何感官的幻觉—伴有短暂或未充分成形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以上每日都出现(即:除思维鸣响和评论性幻听之外的其他幻觉)
f) 思潮断裂,或语词新作
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奇异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木僵等
h)”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排除抑郁或神经阻滞剂所致);首先排除严重脑病、癫痫、或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
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就不应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非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心境障碍症状同时出现且程度均衡,应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发生在精神分裂症“余波”中的抑郁发作,很少达到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抑郁症状可能是疾病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患者在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