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宋词专题之念奴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2023高考复习宋词专题之念奴娇 【词牌常识】 本调又名《大江东去》 《赤壁词》《百字谣》《百字令》 《百岁令》 《壶中天》 《酹江月》 《双翠羽》 《淮甸春》 《湘月》 《白雪》 等。双片一百字。全词同韵,仄韵,韵字可上声、可去声,古韵多入声。韵段内可撤句造句,但须保持其字数不变。其中,上片前两句制为“四五四”时,其五字句首字可为领字。此调亦有平韵体。万树《词律》定辛弃疾词为正格,其上片前两句为“四五四” 句式,五字句后为断句;其下片前三句为“六四五” 句式。此调其他格的前部均有变化,属别格。据传,此调名取自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念奴之艺名。念奴色艺俱佳,常参加玄宗皇帝举行的辞岁宴会,其歌声清亮甜美,备受喜爱。故其名进入词牌,传至后世。唐元稹曾在 《连昌宫词》诗中描写了念奴表演时的情景。 上片(九句) 下片(十句) 【练习精选】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B.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C.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D.“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因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 4.下列对上述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词上阕巧用数量词“三万顷”“一叶”展现了洞庭湖之大和一己之小,既写物境也写心境。 B.孟诗前四句写景气势宏大,描写洞庭湖的雄伟壮阔景象,也表现了诗人此时爽朗开阔的胸襟。 C.张词下阕用夸张手法写自己在清冷月色中泛舟“豪饮”西江水,敲着船舷发泄内心的愁闷。 D.孟诗中“舟楫”这个典故使用得体。“端居耻圣明”,言不甘闲居,借此向张丞相表白心事。 5.张词和孟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① [宋]刘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②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注】①词题一作“自述”。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左右,刘过因母病告归,辛弃疾知其囊中羞涩,遂买船筹资相送。②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以“鲈莼”表示思乡之情,或表示归隐之志。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大气包举之势,深沉而直率的笔调,抒写天地虽大,却无英雄立身之地的感慨。 B.上阕围绕“著身何处”,叙写自己对“功成”与“归路”的看法,“虚名”二句充满幽愤。 C.下阕“我自匆忙天未许”一句,侧面反衬出作者未遇明主的无奈,“天”是皇帝的象征。 D.词人不做惜别感伤之态,不言友情,只谈相聚时的美好,“白璧”三句足见二人交情之深。 7、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