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一) ——理解儒家的立身处世之道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微专题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专题导入 这些思想各自的核心是什么呢?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要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在理解各家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思考借鉴。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立身处世是第一要义。立身是生存的基础,处世是发展的需要。如鸟之双翼,互相作用,才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立身处世呢?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各流派思想中都既包含治国理政的思想,也包含个人立身处世的思想。
专题目标1.进一步研读文本,理解儒家、道家、墨家学说思想观点。2.能联系当代社会,较为深刻地理解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专题活动活动目标:研读儒家经典选文,理解儒家思想观点,思考其现实意义。 “走近先秦典籍,选择精神对话人”主题交流活动 走近经典,疏通文意 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 向经典学习文章之法 经典语句之我思单元任务微专题1微专题2微专题3微专题4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1 了解先哲,诵读经典。 巧借助力, 疏通经典文意。 认识儒家的立身处世之道。 体悟道家对俗见的突破。 借古观今,对话先哲。“经典语句之我思”习作评改。 理解墨家无差别之爱。 诸子文之风格比较。
活动引入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绵延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被视为儒家经典“十三经”的《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书中确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渗透到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儒家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之道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借鉴呢?
活动过程 研读《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及《孟子 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想一想,孔子和孟子提倡怎样的立身处世之道?请同学们展示从选文中提取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及主要观点。任务一展示讨论儒家经典选文中关于立身处世的要点
活动过程课文核心概念主要思想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指明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人性之善表现为四端,这是行仁政的基础君子之道,重在修身以义和道充盈内心,方有浩然之气“仁”“明德”“亲民”“至善”“仁”“义”“礼”“道”“恕”“勇”“义”“礼”“智”“不忍人之心”“道”“浩然之气”
活动过程 1.请同学们就《论语十二章》中谈到的立身处世要点跟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任务二深入理解儒家思想要点 (1)本课章节涉及哪些思想观念?梳理其关系。 (2)孔子所说的“仁”包含哪些内涵? (3)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格? 孔子说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 (4)在孔子看来,《诗》有什么功用?他为何重视读《诗》?
活动过程 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孔子是如何回答的?这跟你所认为的“好学”有何区别?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论语十二章》点拨: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儒家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敏: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慎,谨也。——《说文》 慎,诚也。——《尔雅》 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活动过程从《八侑》中可以看出“礼”和“乐”有什么作用?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乐反映仁德,也应以仁德为基础。《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活动过程“道”指什么?如何理解?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所行道也。——《说文》一达谓之道。——《尔雅》
活动过程从“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来看,“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孔子认为,如果放任人的本性而不立足于礼,那么整个社会从个人到整体都会乱了套,就是通人应该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替换新鲜论据——梳理论证逻辑.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欣赏《红楼梦》人物创作的诗词.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欣赏多样的心理描写.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欣赏小说的叙事技巧.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深味风景尽头的哲理——品味景之情味(第三课时).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演讲稿写作.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理解文意,探究思想.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用批注法理解理论文章的观点.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三)——理解墨家无差别之爱.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研习经典中的立身处世(二)——体悟道家对俗见的突破.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破解逻辑推理案例.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经典语句之我思(一)——借古观今,对话先哲.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经典语句之我思(二)“经典语句之我思”习作评改.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结合故事情节,体会不同成长.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荒诞与真实.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认识中国乡土本色(第一课时).pptx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论述的现实针对性.pptx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