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 第1页,共35页。 知 识 要 点 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第2页,共35页。 主要内容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第3页,共35页。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第4页,共35页。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第5页,共35页。 一、针刺伤的危害 据WHO 1999年的报告 每30秒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第6页,共35页。 我院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艾滋病病毒(HIV) 梅毒 …… 第7页,共35页。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医源性传播 性接触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胎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 HBV HCV 第8页,共35页。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HIV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第9页,共35页。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主要的传染途径 血液传播 胎盘传播 其他: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 梅毒 第10页,共35页。 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 感染率6%~30%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 0.3%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第11页,共35页。 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第12页,共35页。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回套针帽 第13页,共35页。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第14页,共35页。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缝合中 第15页,共35页。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有可能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必须带上口罩眼罩及穿防护衣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禁止单手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第16页,共35页。 安全操作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使用单手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第17页,共35页。 安全操作方法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洗手戴手套 第18页,共35页。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后预防 步骤4:暴露后随访 第19页,共35页。 如何处理局部伤口 (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 (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暴露发生后,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液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一挤二冲三消毒 第20页,共35页。 报告与记录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第21页,共35页。 第22页,共35页。 HBV暴露后预防 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

文档评论(0)

130****7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