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申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己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 手段。 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 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 受关注。 近军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 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共同组织专家组,结合我国 2001 茸《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建议》及近 20 年的研究进展,以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改变为基 础,以规范||苗床医生合理与规范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宗旨,制定本版 专家共识。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 -、 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 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 不影响 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 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 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旱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 (房颤)患者的?而言;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 预 后。 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 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 安全性。 对危及圭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l心律失常。 二、 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多与真他疾病伴发。除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外,多数情况下, 墓础心脏病、 心功能或心肌缺血是决定预后的因素。 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 墓础疾病己奇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墓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疑治疗等。 三、 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 需考虑器质 性心脏病及冥严重程度 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心律失常, 重点考虑药物的高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 合电复律;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 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 避免影响或忽视基础疾病的治疗而过度使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因顾虑药物不良反应而不用药或给药剂量不足。 四、 协调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符合非药物治疗适应证者,应根据揭南进行推荐, 药物用于提高疗效 或减少植入型'Li'律转复除颤器 (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 放电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主要考虑电转复/除颤或起搏等。无法 或不能接受非药物治疗者,应根据疾病和药物的特点,使用高效且安全的 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与药理学 -、 抗心律失常药物给类万法 aughanWilliams ( W Williams 1.V V )分类: 1975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 根据药物的电生理特性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 4类:I类为制通道阻滞剂, 包括 Ia 、 lb、 le类;II 类为F受体阻滞剂;III 类为押通道阻滞剂;IV 类为何通 道阻滞剂。 2.西西里分类: 1991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在西西里岛依据药物对心律失 常的电生理机制及发病环节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了分类。 3抗心律失常药物新分类:2018年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代分类, 在 vw 分类和西西里分类的基础上,扩展为8个大类,21个亚类,涵盖 了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药物和在研药物。新增加的临床用药包括:0类窦房 结起搏电流( I ) f抑制剂,Id 类晚纳电流抑制剂 ,II 类中 b ~ e 亚类分别为 F受体激动剂、 毒草碱 M 受体抑制剂与激动剂和腺音 A1 受体激动剂, III 类中包结了超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押电流 (IKu )和瞬时外向何电流 (Ito ) 的抑制剂等,IVb 类肌浆网何程放通道阻滞剂, VII 类通过上游机制降低心 律失常及真病死率的药物, 等。 4.三种分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