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机碳体系— CO2-CH4 硫体系—SO42--H2S 铁体系—Fe(III)-Fe(II) 锰体系—Mn(IV)-Mn(II) 氮体系 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因素 通气状况—旱地pE较高(氧化) 水田的pE可降至负值(还原) 土壤pE与pH 有关—pH降低,pE增高 ,V ,V 土壤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用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 Eh700 mv, 土壤完全处于氧化条件,有机质迅速分解 400Eh700 mv,氮素以NO3-存在 Eh400 mv,开始反硝化 Eh200 mv, NO3-开始消失,出现大量NH4+ 土壤淹水 Eh=-100 mv, Fe2+浓度超过Fe3+ Eh-200 mv, H2S大量产生, Fe2+形成FeS沉淀 氧化还原电位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Hg 旱地pE为8.5~11.84,Hg为HgCl2和Hg(OH)2 水田 pE为-5.1,以HgS存在 Cd 水田pE很低,Cd2+形成难溶的CdS 干地,CdS被氧化为可溶性CdSO4 五、土壤的配合和螯合作用 无机配体 Cl-、SO42-、HCO3-、OH- 有机配体 腐殖质的官能团 -NH2>-OH>-COOH>C=O 富里酸 胡敏酸 配体种类 天然淡水中无机和有机配体的浓度范围 配合或螯合稳定性 金属离子-Hum Pb2+>Cu2+>Ni2+> Zn2+>Hg2+>Cd2+ 配位体 -NH2>-OH>-COOH>C=O 富里酸 胡敏酸 pH值 pH低时,H+与金属离子争夺螯合剂,螯合物稳定性差;pH高时,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配合或螯合可溶性 胡敏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是难溶的 富里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是易溶的 重金属与羟基及氯离子的配合作用,可提高 难溶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 Hg在土壤表层溶液中以Hg(OH)20、HgCl2存在 在氯离子浓度高的盐碱土中,则以HgCl42-为主 土壤的生物群体: 土壤动物 原生动物 微生物 植物根系 菌根真菌 六、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原生动物 Rhizosphere ? 枯死的根细胞 ? 植物的渗出液 ? 丰富的微生物和一些土壤动物 根际土壤沉积物类别 种 类 化 合 物 根系分泌物 渗出物(diffusates) 糖、有机酸、氨基酸、H2O、无机离子、核黄素等 排泄物(excretions) CO2、重碳酸离子、质子、电子、乙烯等 泌出物(secretions) 粘液、质子、电子、酶、铁载体、异株克生物质等 根系碎片 根冠细胞、细胞内容物 对重金属的转化作用 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对污染物的积累作用 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作用 土壤无须借助外力,自身具有降低污染物浓度和活性的能力,如土壤胶体吸附各种污染物而降低其活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污染物“老化”作用 七、土壤的自净作用 土壤的自净作用 土壤的自净过程 污染物在土壤内经扩散、稀释、挥发等物理 过程降低其浓度 经生物和化学降解(根际圈)为无毒或低毒物质 通过化学沉淀、配合或螯合作用、氧化还原 等反应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 被土壤胶体牢固吸附,难以为植物吸收,而 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 链或被排至 土体之外的大气或水体中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2(2)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 胶体性质 配合和螯合性质 氧化还原性质 酸碱性质 生物学性质 自净功能 结构 性质 行为 pH值对溶解铝的形态分布和平均电荷的影响 水溶液中OH/Al的摩尔比与聚铝存在形态关系示意图 带有OH-离子的铝离子很不稳定,它们要聚合成更大的离子团,如上图,可多大数十个铝离子相互聚合成离子团。聚合的铝离子越大,解离出的H+离子越多,对碱的缓冲能力就越强。 (A)多聚体铝离子可呈岛屿状均匀地分布于层间,像支柱样使层间间距打开并促进与其它离子的交换作用 (B)可像“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化学(4-4-6)--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4.ppt
- 环境化学(4-3-9)--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3(2).ppt
- 环境化学(4-3-11)--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3(4).ppt
- 环境化学(4-3-12)--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3(5).ppt
- 环境化学(4-3-10)--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3(3).ppt
- 环境化学(4-3-8)--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3(1).ppt
- 环境化学(4-1-9)--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ppt
- 环境化学(4-2-4)--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2(1).ppt
- 环境化学(4-1-8)--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3).ppt
- 环境化学课件(4-4-7)--CriteriaonSoilContamina.ppt
- 环境化学(4-1-7)--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2).ppt
- 环境化学(4-1-6)--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1).ppt
- 环境化学(3-5-6)--第三章水环境化学5(3).ppt
- 环境化学(3-5-4)--第三章水环境化学5(1).ppt
- 环境化学(3-5-5)--第三章水环境化学5(2).ppt
- 环境化学(3-4-9)--第三章水环境化学4(2).ppt
- 环境化学(3-4-8)--第三章水环境化学4(1).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