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肩 周 炎 临 床 路 径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痹病(TCD 编码: ZBFH9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M75.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5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针灸治疗学》。王启才主编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证型:风寒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 (TCD 编码: ZBFH91、ICD-10 编 码:M75.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 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 曾经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或肩关节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 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肩关节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 X 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肩关节 CT 或 MRI、血 脂、抗“O”、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中频理疗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 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 出院标准
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 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 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主要诊疗工作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疗
主要诊疗工作
重点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疗 教 诊 康 行 健 执 、
嘱施导导
医措指疏
照理食抚
按护饮安
□ □□育
二、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 (TCD 编码:ZBFH91 、ICD-10 编 码:M75.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病情
变异
记录
责任
护士
签名
年月日 (第 1 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 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 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辨证治疗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肩关节 X 线片
□ 血糖及其他必 要生化检查
□心电图
□胸透或胸部 X 线片
□对症治疗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 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无□有,原因: 1.
2.
年月日
(第 2 天)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 房,进一步明确诊 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 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 施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
□ □实施中药调理
□按医嘱完成护理操 作、日常治疗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 的监测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 导、 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