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Y形共线交通列车运营组织(建筑设计及理论范文)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建筑或环境”中“铁路工程”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893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浅谈Y形共线交通列车运营组织 2
一、Y形线路共线运营模式 2
二、Y形共线运营组织方案优化 3
(一)影响因素 3
1.客流量 3
2.折返线 4
3.列车编组 4
(二)优化思路 4
三、Y形线路优化模型建立 4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5
二是,Y形线路只考虑主线、支线和过轨线路,不考虑其他线路。 5
四是,Y形线路的交路内上、下行列车成对发车。 5
五是,Y形线路内的每个折返站均具有两个方向的折返能力。 5
六是,车辆选形固定,列车标准载荷量及最大容量为定值。 5
(二)目标函数 5
(三)模型变量定义 6
(四)约束条件 7
3600R≥fr(7) 7
3600/∑r∈Rfrxar≤T(10) 7
(五)模型求解 7
四、算例分析 8
5结论 8
文2:Y形桩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9
一、工程概况: 9
二、工程原理: 9
三、工艺流程 10
四、施工方法 10
(一)、施工准备 10
(二)、施工方法: 11
7、移机继续下一根桩施工。 11
(三)、质量控制 12
2、沉管完毕后应检查沉管深度,保证桩长不小于设计。 12
3、砼灌注量控制措施: 12
6、沉管前,严禁振动封底砼。 12
7、拔管应保持速度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及停拔过振。 12
五、结束语 13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正文
浅谈Y形共线交通列车运营组织(建筑设计及理论范文)
文1:浅谈Y形共线交通列车运营组织
一、Y形线路共线运营模式
Y形线路是共线运营组织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列车运营组织方式如图1所示。
图1中,设AD为主线,其中A、B、D均为主线上的车站;设BC为支线,其中B、C均为支线上的车站,B为过轨站的同一站点。在Y形共线运营组织方式中,有由A到D方向的主线运行、由B到C方向的支线运行、由A经B到C方向3种运营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城市轨道交通Y形共线运营基础组织形式又可以分为3种:形式一:在Y形线路共线运营组织交路中,以A-B-C为共线支路运营,以A-B-D为共线主线运营,其运营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
此种方式是Y形线路最常见的运营组织形式,客流组织便捷,对过轨站的服务水平较高,但在客流高峰期因主线与支线列车在起始站进行折返作业,因此会对A站的折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形式二:在Y形线路共线运营组织交路中,以A-B-C为共线连通运营,B-D为独立运营,其运营组织形式如图3所示。
此种方式采用B-D独立运营,支线与主线的客流均在过轨站B进行客流换乘或共线运营。采用该运营组织方式可以将主线连通运营,但对于独立运营区间,会造成乘客二次换乘的不便,从而降低服务水平,并且当过轨站的客流高度集中时,会造成运能效率的下降。形式三:在Y形线路共线运营组织交路中,以A-B为共线段小交路运营,以A-B-D共线段大交路运营,B-C为支线独立运营,其运营组织形式如图4所示。
此种形式的运营组织复杂,交路较多。列车在不同交路中运行,可以满足不同区段的客流需求,但对于过轨站B站及起始站A站的交路较多,因此A、B站会制约共线段的通过能力,并可能增加列车折返的难度。
二、Y形共线运营组织方案优化
(一)影响因素
Y形共线线路运营主要受客流量、折返线、列车编组等因素的影响。
1.客流量
客流量反映了乘客的出行需求,是代表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基础。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各条线路列车的运行路径相对固定,而客流却呈现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因此,许多城市的共线运营线路上都会出现局部时段内客流压力剧增的现象,这就需要合理选用本线列车与支线列车相结合的共线运输组织模式,从而提高运输的效率。
2.折返线
折返能力是限制列车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折返线的设计与线路客流特征和线路的开行方案密切相关。在Y形线路运营组织方式中,主线列车与支线列车需在共线段的同一车站进行折返,列车的折返线形式制约着支线与主线列车的通过能力数量,共线段的通过能力是决定采用何种折返方式的条件之一。
3.列车编组
在运营组织方案中,列车编组的模式会影响线路的运输能力,通常列车编组需在满足客流量的条件上,根据不同客流条件采用不同的列车编组计划进行共线列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谈长文短教由最后一头战象引发的思考(文化科学范文).doc
-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要点分析(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浅议电力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资料).doc
- 浅析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钢结构建筑中受弯构件稳定设计的探讨(建筑技术科学范文).doc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的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建筑类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发展趋势探析(教学资料).doc
- 论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