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与审美教育研究.docx

古典诗词鉴赏与审美教育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古典诗词鉴赏与审美教育研究 ? ? 黄波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诗人灿若群星,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作为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传统文化,中华诗词是其中最灿烂的篇章,中国千年来崇高精神、优秀美德、艺术美学在诗歌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很多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佳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其中的情感和艺术手法给读者带来了情感陶冶和艺术享受。 一、感知、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融合丰富的想象,展现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反映社会历史生活和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审美情趣。诗歌虽然篇幅短小,表现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有自然之美和社会万象之美,有人性和人情之美,也有山水田园之乐、清新淡雅之趣,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从美学的视角去审视,其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美不胜收。 1.?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之美 诗言志,歌咏情。诗词最主要的内容是抒发情感,表达个人一时或者一直难以释放的情感。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生活发生着千变万化,时代也在进行种种变革,但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的情感,这是时代和生活作用在人们内心的各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穿越时空,传递万年,具有永恒的生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诵读起来,都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表达了最为诚挚的情感,一直闪耀的是情感美的光辉。 每一首传世佳作读起来都让人心情荡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唱出了李白的豪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吟出了杜甫的无尽伤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咏出了白居易的贬谪失意之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东坡先生的超然与洒脱。诗人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借助有限的诗句抒发了无尽的情感,这些诗句渐渐脱去了个人的主观色彩,而且成为一种共有的情感。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社会体验和生活阅历诵读诗词,都要融入个人的情感,在诵读之中找到情感的相通之处,读出诗中永恒的社会生活感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正是古典诗词最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诗歌最为根本的魅力所在。 2.?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从美学的角度看,美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内心所产生的心理愉悦之感。美学家朱光潜有一句名言:“美在意象。”古典诗词最注重的就是情与景的融合,王国维在其著名的作品《人间词话》中指出:“作诗,意与境而已矣。”并反复强调“有境自成高格”。每一首诗词中的意象选取和画面描绘都不是简单的景物堆放,也不是单一的客观物象叠加,而是经过作者反复筛选,打上了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象组合,是诗人情感与物象的有机融合。每个事物都着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和审美线条,都是由诗人情感串联起来的独特意象,构建成一个唯美的画面意境。不同于镜头直拍的物象群,是可观更可感的形神兼具、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意象色彩明丽,融合视觉、听觉,将静态景物与动态景物有机融合,实现了自然景物和后两句人文景物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一处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活力、昂扬向上的春天美景。不仅色彩明丽,画面感非常强,而且色彩选取、意象组合、动静结合得宜,把读者带进一个唯美的画面之中,让其陶醉在诗人创设的意境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 3.?体味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都是和乐而唱的,古典诗词不仅有着真挚的情感、唯美的意境,还有着优美的旋律节奏,体现出明显的音韵之美。我国文学作品中最具音乐美感的就是诗歌,节奏感和音韵感非常强,古人一般都是唱诗,或者叫吟诗诵诗,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词的术语之中有“节、章、阙”,它们表示诗词的节奏和分层,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段落,这是诗歌的音乐特性使然的。遣词造句注重平仄和谐,强调押韵,就是为了便于吟诵,给人以乐感和美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歌讲究押韵和平仄,后来的宋词注重长短相间,节奏和谐,还有很多的诗歌注重叠词的巧妙运用,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具有明显的音韵之美。 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有这样几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四句诗非常注重平仄,“蹊”“低”“啼”押韵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时时舞”“恰恰啼”,叠字的应用,使之更具音乐和谐之美。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叠字的运用历来为人所称道,不仅能够表现词人南渡以后,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凄惨悲苦心境,而且读起来乐感很强,很好地表达出李清照内心的悲苦。 二、在阅读鉴赏之中注重审美教育 古典诗词是一座审美教育的艺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