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课程故事《嗨,蜗牛》文稿.docx

幼儿园:小班课程故事《嗨,蜗牛》文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嗨,蜗牛! ——记小一班与蜗牛的一场邂逅之旅 叶晓梅 邵怡璇 【活动背景】 雨过天晴,孩子们在散步时偶然在门厅柱子处看到了一则寻“蜗牛”启事,看着上面的图画和字符,好奇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道:“老师,这是什么?”通过对上面文字的介绍,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是大一班哥哥姐姐们的蜗牛走丢了,“为什么蜗牛会跑走呢?”面对我们的提问,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 馨馨和蜡笔说道:“小蜗牛待在房子里太无聊了 (住腻了)。”;赞赞:“住的窝里没有它想吃的,想去外面找吃的。”;六六、豆豆:“跟一万个西瓜(看过的绘本)一样跑走了,去海里了。”;ida:“小蜗牛太热了,逃走的话就可以去游了。小小图:可能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大川:“不喜欢在幼儿园,想要逃跑。”;申申:“笼子里黑乎乎的,还很闷。”伊伊、宸宸:“去找它的好朋友了,可以和它们玩游戏。”;扬扬:“想去找个玩具玩。”;年年:“它想要找一朵花送给妈妈。” 别看在我们眼里只是一件小事,可在孩子们眼里这是“大事件”,小小的他们马上决定要帮哥哥姐姐一起找蜗牛。心动不如行动,孩子们马上出发寻找蜗牛。可是,蜗牛会躲在哪里呢?有的说放上食物,有的说放个玩具,来蜗牛喜欢潮湿、阴凉的地方。孩子们东找找,西找找,可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多说‘老师太难了!我找不到蜗牛!’豆豆说‘老师蜗牛全部躲起来了,找也找不到’......突然,人群中传来了小小图的惊呼声:“老师我找到了!”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立马围了过去,边看边说:“对对对,这就是哥哥姐姐的蜗牛!”他们兴奋地来到大一班,迫不及待地问哥哥姐姐,但是哥哥姐姐发现无论是外形还是大小,都不是丢失的那一只。看着孩子们有点失望的表情,我们决定留下这只蜗牛,共同照顾,一场嗨蜗牛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活动过程及分析】 (一)认养蜗牛 ●为蜗牛取名字 随着小蜗牛的“入驻”,孩子们不禁提到哥哥姐姐都有给小蜗牛起名字,我们的小蜗牛也得有名字才行。叫什么好呢? 嘟嘟:“我要叫它嘟嘟,因为我也是嘟嘟。”;伊伊:“我觉得要叫赛车,因为这样它就会跑得很快。”;大川:“我给它取了名字,叫做剥剥,剥豆子的剥,蜗牛躲在壳里就像豆子在豆荚里。”;年年:“我觉得叫小公主,因为它是一位小公主呀。”.......经过大家的投票,我们的小蜗牛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剥剥”。 ●小插曲——蜗牛VS鼻涕虫 孩子们在照顾蜗牛“剥剥”的同时,也不忘帮助哥哥姐姐们寻找丢失的蜗牛,他们常在餐后、户外活动时在幼儿园的草丛里、石头缝里等地方翻找。一天餐后,孩子们突然“吵”了起来,只见他们围着一只“蜗牛”正在激烈地讨论着,有的说:“是蜗牛,你看它们颜色是一样的”,有的说“不是蜗牛,长得不一样,一个有壳一个没有壳”,孩子们意见不一,争执不下。这时果果说道:“这不是蜗牛,是鼻涕虫。”“我妈妈把盐放在鼻涕虫上面,它就会扭来扭去的。”馨馨也补充说道。孩子们没有急着找我们老师,而是自己先聊开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也看到了知识点的盲区,那这个没有壳的“蜗牛”是蜗牛吗?顺着这个小插曲,我们将蜗牛和鼻涕虫的图片打印出来,给予孩子们一个更直观的感官冲击,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更多有关二者的区别 ,原来蜗牛和鼻涕虫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 阶段分析: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活教材,蜗牛朋友的出现,让孩子们既意外又惊喜,也为孩子们探索蜗牛的秘密创造了良好的时机。通过集体讨论,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有关蜗牛的谈话,也在了解他们已有经验和未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关于蜗牛,哪些是适合我们班孩子探究的,孩子们又可以获得哪些有关蜗牛的生长点呢?整理过后,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上,由此也进入了我们的第二阶段。 (二)蜗牛大调查 ●蜗牛大揭秘 自从孩子们认养了蜗牛“剥剥”,他们常常围在蜗牛身边:“老师,我看到了,蜗牛头上有四只角”、“老师,蜗牛的壳很硬,一圈一圈的”“蜗牛的身体摸上去还是凉凉的……”那孩子们对于蜗牛,到底都想知道哪些东西呢?我们通过谈话,引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探讨他们提出了更多关于蜗牛的问题:“老师,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蜗牛有嘴巴吗?它是怎么吃东西的?”“为什么一碰它就躲到壳里去了?它有脚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提供了蜗牛的构造图,请孩子们进一步观察认识蜗牛各个部位的名称,可是孩子们对于蜗牛的问题还有千千万万,于是我们发动家长资源,请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调查更多有关小蜗牛的秘密,原来蜗牛的眼睛是在触角上的,它有一万多颗牙齿…这一过程也填补了许多我们知识上的空白,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共成长着。 阶段分析: 杜威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善于观察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共同特点,他们总是能发现被成人忽略的很多细节,小小的蜗牛带给了孩子们无限的快乐,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