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VIP

《与妻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觉民与妻书 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2.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学习目标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导入新课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肄业后到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得黄兴、赵声通知,回国约集福建同志参加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遗有《绝笔书》,感情深挚,充满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作者介绍 1911年4月27日,辛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信,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形式上是一封书信,实际上却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写作背景 书信的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台甫”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文化常识 其中比较常用的有: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2.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3.用于师长:函丈、尊鉴、道席等。4.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5.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6.用于夫妇:俪鉴等。7.用于女性:芳鉴、淑鉴等。 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摧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题目解说 结构图解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整体感知 1.《与妻书》是如何围绕“吾衷”来言情说理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文章第一部分即第1段,提出“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即第2~5段,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从感情上来说,“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从理义上来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从事势上来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问题探究 从后事上来说,“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清静过日而已”。情说得真切,理说得深刻,事势说得形象,后事说得感人。第三部分即第6~8段,加深言情和深入说理,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深入说理,“吾爱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这样就使全文的言情说理达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笔之精粹。 2.《与妻书》第3、4段中,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忆三事目的汝忆否①④回忆②⑤又回忆③⑥ 答案:①夫妻谈论谁先死的情景 ②夫妻在“双栖之所”甜蜜的新婚生活 ③六七年前自己“逃家复归”,妻子“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的泣告,讲述“前十余日”二人最后一见时,自己却未能把将要赴义的事情告知妻子的原因 ④表达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给妻子痛苦 ⑤表达对爱妻的“真真不能忘” ⑥表现自己的矛盾之感和椎心之痛 3.赏析《与妻书》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答案: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以抒情为主,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生人作死别”的哀伤悲痛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坚定决绝。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时势之时,抒发的是对国家黯弱腐败的愤慨之情。全文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