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0-21第二学期教案 课 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主备教师 班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目 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难点 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及修订 唱响红歌揭课题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学唱了不少红歌,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了,雷锋精神永垂不朽。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到哪里寻找他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踏上寻找雷锋叔叔的征程。 (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学写生字:雷、锋,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雷”上下结构,观察它的部首变化。“雨”字头的竖变成了点,横折钩变成了横钩,注意结构的变化。 “锋”左窄右宽,“钅”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下部分“丰”的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3、齐读课题,指导读好诗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把握疑问的语气,反映寻找之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产生了解、学习雷锋叔叔的愿望。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字的异同点,让学生学会下笔前先观察,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 巧识妙记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词。 (3)能顺利地朗读课文。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字词学习效果 路过 蒙蒙 泥泞 顺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设计意图】采用小火车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灵活运用学习方式调动学习氛围,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 雷锋故事知多少 课前学生搜集关于雷锋的介绍和事迹,并鼓励学生积极上台讲述 【设计意图】先通过对雷锋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介绍,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激起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同时学生表达比教师讲述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推敲琢磨析文本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想想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干了什么事情? 生:小溪边帮助迷路的孩子和小路上帮助年迈的大娘。 雷锋帮助别人的过程顺利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小溪(顺势板书) (1)指导读好反复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两个“你在哪里”。教师先示范读,让学生感受语速语调上的变化,再让学生模仿练读。第一个“你在哪里”后标的是逗号,朗读时,稍显沉稳。第二个“你在哪里”后标的是问号,朗读时,语气上扬,由急到缓,语调适当延长,读出“急切”之意,表现出心中呼唤雷锋的迫切心情。 (2)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想象周围环境。如“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泥泞路”,配上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句想像当时的情景:教师多媒体标化“长长的”“蒙蒙的细雨”“抱”“冒”“泥泞”“脚窝”等词语可以看出什么?因为孩子迷路了,正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时雷锋叔叔看见了,就主动的把他抱着送回家了。流淌的长长小溪,下个不停的绵绵细雨,坑坑洼洼、湿滑不平的小路,还有一路深浅不一、歪歪扭扭的脚窝。雷锋“抱”得紧紧的,甚至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孩子,生怕孩子被雨水淋着。旅途很艰难,雷锋并没有放弃。 假设你是哪个迷路的孩子,你对雷锋有着怎样的情感? 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印象。再次朗读,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朗读问答句,采用男女生对读朗读方式,读出区别,读中感知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小路(顺势板书) 学生仿照教师标化第一二小节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四小节,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弯弯的小路”“路上的荆棘”“晶莹的露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对“荆棘”一词,农村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猜词语意思的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莹”的意思:“晶莹”的“晶”字,有三个“日”,可知“晶莹”的物体亮亮的;结合语境猜测“年迈”的意思。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对雷锋叔叔的无限敬佩之情。 妙语连珠写心声 1、我们只是去小溪和小路寻找雷锋吗? 在了解诗中提供的两个情节基础上,结合诗歌最后一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继续拓展想象——我们又在什么地方遇见了雷锋?他在帮助谁?怎么帮? 学生根据学习单进行创编仿写。 ( )的 ,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说: 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m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