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五石之瓠 导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石之瓠》导学案 姓名: 班级: 文学背景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终身不仕。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人物评价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3.名作介绍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五石之瓠》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4.关于惠子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做过梁惠王的相。 惠子是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二、疏通文言 1.读准字音 五石之瓠( ) 魏王贻( )我大瓠( )之种( ) 则瓠( )落无所容 非不呺( )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 )之 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者 世世以洴( )澼( )絖( )为事 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 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 疏通文段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 )之种,我树( )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 )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 )瓢,则瓠落( )无所容( )。非不呺然( )大也,吾为( )其无用而掊( )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 )矣。宋人有善为( )不龟手( )之药者,世世以洴澼( )絖(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 )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 )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 )而封之。能不龟手一( )也,或( )以( )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 )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 )以为( )大樽而( )浮于江湖,而( )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也夫! 三、初读文本 1.本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讲了哪几件件事情? 2.面对五石之瓠,惠子和庄子的做法分别是什么?试从文中找出原句摘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