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中的“臂非加长也”中“加”的性质及相关问题研究
“臂非加长也”是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劝学》中的一句话,《劝学》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其文言文学习习惯重要性较大。对其“加”的词性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加”是程度副词“更加”,也有人认为是动词“增加”。本文通过对“加”的研究还需要将孤立的个例研究提升置放到整个“更”类程度副词词汇更替的大背景下,从语义场的角度对“加”进行系统的考察。
(一)“加”义项引申途径
词义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表明,某一多义词最先产生的,总是比较具体实在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申、虚化、发展出较为抽象、概括的意义。下列图示法表明“加”各义项之间的引申途径及相互关系。
图1 “加”义项引申途径示意图
加
加
戴
敷
以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
任职
超越
加被
据其上
施加
增加
(数量)
加言
更加
(程度)
由上图可知,“加”词项的语法化,是由实词“增加”(数量上的增加)虚化成副词“更加”(程度上进一步)。
(二)“加”同虚化源“更”类程度副词语法化过程
“加”的语法化过程的考察,不仅需要对“加”的词义进行动态演变分析的微观考察,还需要放入“更”类程度副词进行系统分析的宏观考察。宏观层面上,我们需要借助“愈”“益”等与“加”具有相同虚化源的“更”类程度副词进行考察。《荀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前后的表“更”类的程度副词考察如下:
表1商周时期“更”类副词使用情况表
词语
尚书
诗经
使用频率
做更类副词与做他类此之比
况
0/20
1/5
20%
1:24
愈
1/8
3/4
80%
4:8
表2 春秋战国时期“更”类副词使用情况表
词语
论语
孟子
左传
墨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老子
国语
商君书
吕氏春秋
使用频率(%)
做更类副词与做他类词之比
兄
0/2
0/14
0/63
1/9
0/6
0/45
0/24
0/1
1/26
0/5
0/76
0.6
2:267
愈
0/2
2/27
2/19
13/17
18/26
12/15
23/27
3/3
6/8
4/4
47/48
40.2
130:58
更
0/1
0/1
0/21
0/7
0/4
0/11
1/21
0
0/9
0/12
0/26
0.6
1:111
弥
2/2
0/2
1/149
0/4
9/10
0/2
8/21
3/3
3/3
0
38/39
19.8
64:167
益
0/15
2/20
4/58
6/39
1/44
3/29
16/55
0/6
8/30
3/16
25/70
19.8
68:314
滋
0/1
2/6
11/68
3/10
1/6
3/5
0/5
3/3
7/25
0
4/10
9.9
34:105
由以上两个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商周时期产生的“兄(况)”至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很少,仅2例;
(2)周时期产生的程度副词“愈”在春秋战国时期继续沿用,且使用频率高,属于“更”类程度副词中的核心词汇;
(3)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表示“更加”义的副词,如“更、弥、益、滋”等。
笔者将对《荀子》成书年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更”类程度副词起源及语法化过程进行简要的梳理。
表3 西汉至唐五代“更”类副词使用情况表
朝代
词语
西汉
(%)
东汉(%)
两晋(%)
南北朝(%)
唐五代(%)
兄
/
/
/
/
/
愈
12.1
25.9
22.1
5.8
2.4
更
1.0
3.5
13.0
27.2
84.4
弥
3.6
14.6
10.7
26.7
2.4
益
77.1
52.9
48.9
15.6
8.4
滋
3.6
/
/
/
/
综合上表可知:
(1)从西汉起,兄(况)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已经消失;
(2)从西汉起,“益”取代“愈”成为“更”类核心词;
(3)“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地增加。到了南北朝时期,其使用频率在“更”类副词中稍微占了优势,首次超过其它副词。到晚唐五代时期,“更”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愈”和“益”,成为“更”类副词当之无愧的核心词。
对上述的“更”类程度副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更”类程度副词的语法化并不是词的个体孤立地、一个词一个“模样”地进行的,而是有着相类似的线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按其规律演变特点可分为三组,如下:
第一组
加 本义:诬枉→增益→更加
益 本义:水溢出皿→增益→更加
滋 本义:生长→增益→更加
倍 本义:照原数等加→增益→更加
从上面这组词的引申轨迹看,虽然每个词语的本义不相同,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经由动词义“增益”而虚化为副词。“增益”义是它们虚化为程度副词的语义基础;
第二组
愈 本义:病情好转→超过,胜过→更加
越 本义:越过,跨过→超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