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 【定义】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部分还可有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根据内镜及病理检查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名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以胃痛为主症者,诊为“胃脘痛”;以胃脘部胀满为主症者,诊为“痞满”。若胃痛或胃脘部胀满症状不明显者,可根据主要症状诊断为“反酸”“嘈杂”等病。 【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内镜诊断: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块或以上活检组织,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包括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实验室检查:①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最重要的原因,建议常规检测;②维生素B12、自身抗体等在诊断萎缩性胃体炎时建议检测;③血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I和Ⅱ可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和萎缩部位。 【治疗方案】 1.治疗目标慢性胃炎中医药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同时注重胃黏膜糜烂、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病变。 2.治疗原则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的主要干预手段有药物治疗等,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配合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调治。治疗过程中,理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于病程较长、萎缩、肠上皮化生者,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可守方治疗。 3.西医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神经 调节剂。 PPI是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PPI类: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H2RA类: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等。胃肠动力类:伊托必利、西尼必利、莫沙必利、曲美布汀、多潘立酮等。黏膜保护类:铝碳酸镁、磷酸铝凝胶、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4.辨证论治(证候诊断: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4.1肝胃不和证 4.1.1肝胃气滞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胀痛;②胁肋部胀满不适或疼痛。次症:①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②嗳气频作。舌脉:①舌淡红,苔薄白;②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 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药物:柴胡、陈皮、枳壳、芍药、香附、川芎、甘草。 加减:胃脘疼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嗳气明显者,可加沉香、旋覆花。 4.1.2肝胃郁热证: 主症:①胃脘灼痛;②两胁胀闷或疼痛。次症:①心烦易怒;②反酸;③口干; ④口苦;⑤大便干燥。舌脉:①舌质红,苔黄;②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肝和胃。 主方:化肝煎(《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 药物:青皮、陈皮、白芍、牡丹皮、栀子、泽泻、浙贝母、黄连、吴茱萸。 加减:反酸明显者可加乌贼骨、瓦楞子;胸闷胁胀者,可加柴胡、郁金。4.2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身体困重;③大便黏滞或溏滞。次症:①食少纳呆;②口苦;③口臭;④精神困倦。舌脉:①舌质红,苔黄腻;②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 药物: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连、大枣、甘草。 加减:腹胀者可加厚朴、槟榔;嗳食酸腐者可加莱菔子、神曲、山楂。4.3脾胃虚弱证 4.3.1脾胃气虚证: 主症:①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②餐后加重;③疲倦乏力。次症:①纳呆;②四肢不温;③大便溏薄。舌脉:①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②脉虚弱。 治法:益气健脾。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药物: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痞满者可加佛手、香橼;气短、汗出者可加炙黄芪;四肢不温者可加桂枝、当归。 4.3.2脾胃虚寒证: 主症:①胃痛隐隐,绵绵不休;②喜温喜按。次症:①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②泛吐清水;③精神疲倦;④四肢倦怠;⑤腹泻或伴不消化食物。舌脉:①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②脉沉弱。 治法:温中健脾。 主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合理中汤(《伤寒论》)。 药物: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饴糖、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加减:便溏者可加炮姜炭、炒薏苡仁;畏寒明显者可加炮附子。 4.4胃阴不足证 主症:①胃脘灼热疼痛;②胃中嘈杂。次症:①似饥而不欲食;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结。舌脉:①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②脉细或数。 治法:养阴益胃。 主方: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药物: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 加减:胃痛明显者加芍药、甘草;便秘不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