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规范指南儿童抽动障碍抽动症龙殿法修订装订印刷版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儿童保健科三甲医院.docx

诊疗规范指南儿童抽动障碍抽动症龙殿法修订装订印刷版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儿童保健科三甲医院.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类别 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诊疗规范 编号 EZZX-3-11 名称 儿童抽动障碍 生效日期 今年-12-31 制定单位 儿童早期发展中心 修订日期 今年-12-20 版本 第4版 【概念】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TD的发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共患病复杂,诊断与治疗需要予以规范。 【临床特征】 1、一般特征: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2、抽动: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抽动的表现复杂多样。其中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进一步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有时二者不易分清。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且非持久性存在。 3、共患病:大约半数患儿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 【诊断】 1、诊断方法:尚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 脑电图、神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征性异常。少数患儿可有非特异性改变,如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少数患儿背景慢化或不对称等;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少数患儿存在尾状核体积偏小、额叶及枕叶皮质稍薄、脑室轻度扩大、外侧裂加深等非特异性结构改变,检查目的主要是排除基底神经节等部位有无器质性病变,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及其他器质性锥体外系疾病。 2、临床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本病可分为短暂性TD 、慢性TD 和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 三种类型。有些患者不能归于上述任何一类,属于尚未界定的其他类型TD。 3、病情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可依据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客观、量化评定,如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等。 4、诊断标准:可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一10)、《美国精神疾病诊断 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本(DSM—IV—TR) 。和《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 版 (CCMD.Ⅲ)。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倾向于采用DSM-IV-TR中的诊断标准,简述如下。 (1)短暂性TD:①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②抽动1d发作多次, 几乎每天发作持续时间至少4周,但不超过1年;③既往无慢性TD或Ts病史;④18岁以前起病;⑤TD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2)慢性TD:①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但在病程中不同时出现;②抽动每天发作多次,可每天发作或有间歇,但间歇期持续不超过3个月,病程超过1年;③18岁以前起病;④TD症状不是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3)TS:①在病程中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而不必在同一时间出现;②抽动可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丛集性)或间歇发作,但间歇时间不超过3个月,抽动病程在1年以上;③抽动的部位、次数、频率、强度和复杂性随时间而变化;④18岁以前起病;⑤抽动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5、诊断流程:临床诊断有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检和相关辅助检查。应与患儿直接会谈,观察抽动和一般行为表现,弄清症状的主次、范围、演变规律及发生的先后过程。 【治疗】 治疗前应确定治疗的靶症状,即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治疗的个体化。 1、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可选用硫必利、哌迷清、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胍法辛等。从最低剂量起始,逐渐缓慢加量(I~2周增加一次剂量)至目标治疗剂量。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症状改善,或有共患病时,可考虑请神经科会诊,考虑联合用药;难治性TD亦需要联合用药。 2、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是改善抽动症状、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 (2)神经调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神经调控疗法,可尝试用于药物难治性TD患儿的治疗。 出处参考: 1、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5):1137-1140.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医疗类课程内容类课件PPT制作及医院汇报类高端PPT设计,儿科主治医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临床急救学》主编,《玩转太极拳之二十四式》主编。山东省医学教育技术学会委员,枣庄市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枣庄职业学院医疗系高级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兼职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