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0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23号一21—2020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数字PCR 方法制定指南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derived products—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CR methods
2020-08-04 发布
2020-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I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23号—2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青阔、宋贵文、赵新、李夏莹、陈锐、沈晓玲、李葱葱、李亮、温洪涛、王永
1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23号—21-2020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数字 PCR 方法制定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数字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确认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的数字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合于本文件。
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15 定性 PCR 方法制定指南
农业部2259号公告—5—2015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制定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15和农业部2259 号公 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数字 PCR digital PCR
将原始PCR 反应体系进行分割,进而对所有小的反应体系进行扩增,通过阳性率和泊松分布计算获 得样品中靶序列拷贝数或拷贝数浓度。
注:现阶段数字 PCR 包括芯片式及微滴式两种。
3.2
微反应体系 tiny reaction partition
将 DNA 模板、引物/荧光探针、DNA 聚合酶及其缓冲液等 PCR 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通过乳化、芯 片等方式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水液滴或其他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 PCR 反 应体系。
3.3
正确度 trueness
多次测试的均值与采纳的标准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4 实验室资质
进行转基因生物数字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确认的实验室, 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具备资质认定和/或实验室认可的条件及证明;
b) 从事过转基因植物成分定量测量的工作;
c) 参加过权威部门组织的转基因植物定量测量能力验证或计量比对,并且测量结果在可控范围内。
5 技术要求
5.1 方法的建立
数字PCR 方法的建立应包括如下步骤:
a) 检测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与筛选:依据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 出具有严格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引物和探针组合;
b) PCR 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优化:通过试验确定适合的反应体系(最适模板量、引物、探针浓度等)
2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23号—21-2020
及反应程序(退火温度、循环数等),能有效区分阳性信号和阴性信号;采用多重 PCR 检测方法 的,应提供与单重 PCR 检测方法的对比结果;
c) 方法特异性测试:通过试验验证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特异性测试样品至少应包括3类:
1) 含有靶序列的转基因植物材料;
2) 不含有靶序列的转基因植物材料;
3) 不含靶序列的非转基因植物材料。
d) 线性动态范围测试:依据技术平台,选择合理的拷贝数浓度测试范围,确定方法的线性动态范围、 定量限。测试浓度点数一般不少于5个,至少3次重复,每次试验至少设置3个平行;
e) 方法适用性测试:选择合适的加工品类型,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5.2 实验室内方法验证
对建立的数字 PCR 方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确认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a) 线性度:线性动态范围的线性度以线性回归曲线的决定系数R2 表示,均值一般应≥0.98;
b) 精密度:线性动态范围内的精密度用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 一般应≤25%;
c) 正确度:在整个线性动态范围内,正确度偏差不超过标准值的25%;
d) 定量限:线性动态范围内,符合精密度条件的最低拷贝数浓度;
e) 再现性:由两个不同操作人员,在两个不同时间段,对包含不同质量分数的同批样品(至少包括阳 性样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Y_T 1879-2022CN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创建和赋予.docx
- YD_T 4078-2022 基于FDN的宽带网络接入控制转发接口技术要求.docx
- YD_T 4079-2022 光纤并带用涂覆树脂.docx
- YD_T 4080-2022 通信电缆光缆用绕扎材料.docx
- YD_T 4081-2022 通信电缆光缆用撕裂绳.docx
- YD_T 4082-2022 通信用耐热柔性电源线.docx
- YD_T 4084-2022 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分支盒.docx
- YD_T 4085-2022 地下通信管道用预成型复合材料人(手)孔.docx
- YD_T 4086-2022 适用于移动室内分布系统的蓝牙定位技术要求.docx
- YD_T 4087-2022 移动智能终端人脸识别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估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