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旧小区改造室内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灯光、电气工程安装流程
二、钢管明敷设
1、镀锌钢管敷设工艺流程:
预制加工
预制加工
测定盒箱位置
固定箱盒
导电膏涂抹
管路连接
协作施工中,电气专业人员随工程进度亲热协作土建作 好敷设工作,加强检查,杜绝遗漏,符合工序要求应尽快开 始施工。
钢管安装时,无弯时不大于 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 20m、
有二个弯时不大于 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 8m 必需加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
镀锌钢管连接时用通丝管箍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
象,外露 2-3 扣。
钢管安装时,无弯时不大于 30m、有一个弯时不大于 20m、有二个弯时不大于 15m、有三个弯时不大于 8m 必需加装接线盒,无法加装接线盒时,可加大一号管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每隔 1.5—2 m 需加支架。
KBG 管路连接处,管与套接收件连接严密,内外壁应光滑,无毛刺。直管连接时两管口插入直管接头中心凹形槽两 侧,转角连接时,管口插入弯管接头凹形槽侧。
KBG 管路水平敷设时,扣压点在管路上下方,管路垂直敷设时,扣压点在管路左右侧。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 KBG 管路与钢筋绑扎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1000mm。
KBG 管与管连接处的扣压点深度不应小于 1.0mm,扣压结实.
跨接地线:跨接地线承受卡接,同一区域朝向应全都, 作到明显、美观。
2、吊顶内管路敷设技术要求:
材质、固定参照明配管工艺;连接、弯度、走向等可参 照暗敷工艺要求施工,接线盒可使用暗盒。
会审图纸要与通风暖卫等专业协调,经审核无误后,在 顶板或地面进展弹线定位。如吊顶是有格块线条的,灯位必 须按格块分均。
灯位测定后,用不少于 2 个螺丝把灯头盒固定牢。如有防火要求,可用防火布或其他防火措施处理,灯头盒。无用 的敲落孔不应敲掉,已脱落的要补好。
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盒、箱必需煨灯叉弯, 并应里外带锁紧螺母。承受内护口 ,管进盒、箱以内锁紧螺母平为准。
固定管路时,如为木龙骨可在管的两侧钉钉,用铅丝绑扎后再把钉钉牢。如为轻钢龙骨,可承受配套管卡和螺丝固定,或用拉铆固定。直径 25mm 以上和成排管路应单独设架。
管路敷设应结实通顺,制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遇有长 丝接收时,必需在管箍后面加锁紧螺母。管路固定点的间距 不得大于 1.5m。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进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 15-30cm 处加固定卡固定。
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承受金属软管过渡,长度不宜超过 1m。管两端应使用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箱盒的安装箱盒口的 方向应朝向检查口。
3、电缆线路敷设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
预备工作 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
水平敷设垂直敷设
挂标志牌
预备工作:
分支电缆订货时应向厂家供给以下资料:
A、干线的型号、规格、分支位置长度〔起始位置及电 缆总长度〕
B、分支线的型号、规格及分支线长度
C、敷设方法由地面对上拉还是由楼顶拉下 D、是否需要对电缆进展末端处理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展具体检查;规格、型号、截面、
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 现象。
电缆敷设前进展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1kV 以下电缆用 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0MΩ。
3-10kV 电缆应事先做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 2.5kV 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
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挂标志牌:
(1)标志牌规格应全都,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结实。(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3)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应挂标志牌。(4)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穿插处
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
其他要求:
电缆穿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并做好封闭措施,防止水从套管内流入下层房间 内。
电缆头和中间头制作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一次完成。 在电缆敷设前,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措施。
选择导线穿带线
选择导线
穿带线
扫管
放线及断线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导线接头
穿线
戴护口
工艺流程: 选择导线:
应依据设计图要求选择导线。
相线、零线及保护地线的颜色应加以区分,用黄绿 双颜色的导线做保护地线,淡蓝色为工作零线。
穿带线:
穿带线也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 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
穿带线的方法:
带线一般均承受φ1.2-2.0mm 的铁丝。先将铁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人管路内, 在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 10-15cm 的余量。
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
带线一并穿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