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工程概况 1
1.1
概述
...............................................................
1
1.2
概况
...............................................................
1
涌水量预测 1
正洞隧道涌水量预测 1
平导、斜井隧道涌水量预测 2
编制依据 3
目前施工情况 4
超前地质预报揭示情况 4
1.6 综合分析 5
施工方法及处理方案 5
突水、突泥和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6
突水、突泥段支护方案 7
隧道防排水原则 7
总体技术对策及处理原则 8
径向注浆施工 8
隧道突水、突泥和防塌方施工技术措施 9
积极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10
施工领导小组的分工及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0
成立领导包保小组 10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11
施工期间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2
项目部巡查制度 12
险情上报制度 12
隧道工程塌方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12
可能发生的场所及部位 12
应急资源 12
4.2.1 人员 12
物资、机具、设备 12
洞内紧急逃生设施的设置 13
应急组织机构 13
4.3.1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3
4.3.2 责权 13
工作程序 14
报告、联络 14
应急报告 15
现场处理 15
后续处理 15
安全、环保措施 16
安全措施 16
环保措施 16
1 工程概况
概述
拉孟山隧道班奔弗?班发当区间,设计时速 160km/h 的单线隧道。进口里程: DK253+ 697 、出口里程:D1K261+585 ,全长 7888m。全隧道除 DK253+697 ?DK254+362.734 段位于半径 R=7000m 的右偏曲线上、 D1K256+092.610 ?
D1K256+874.264 段位于半径 R=4500m 的左偏曲线、 D1K260+344.172 ?出口段 位于半径
R=3500m 的曲线上外其余区段均为直线。隧道为人子坡,线路纵坡按里 程从小到大为 6%。、
-4 %。、-14 %。、-17 %。,最大埋深 424m。
隧道设置斜井和平导各一座。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与正洞里程交于D1K255+800 ,斜井坡度为 9.5%,全长 432m,设计断面 7.5 X6.2 (宽 X 高),采 用无轨双单车道运输;平导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正洞分别交于 DK258+250 , 每隔 300m 设置一横通道兼做避车, 平导坡度为 -17 %, 全长 3499m ;设计断面 5.0 X6.0
(宽 X 高),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断面设计。
概况
隧道洞身 D1K259+490 ?D1K261+585 段穿越可溶岩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灰岩、
白云质灰岩,地表可见岩溶漏斗,岩溶中等?强烈发育。根据附近河流高程,推测隧 道处于岩
溶垂直渗流带和季节变动带(局部处于水平径流带)中,在可溶岩与非可溶 岩接触带岩溶发育,隧道施工可能遇溶洞、暗河等岩溶形态,易发生突泥、涌水等地 质问题。
另 D1K259+490 ?D1K261+585 右侧 360?660m 为会巴孟河,河床高程为
380 ?500m ,纵坡坡度约 5.5%,局部较陡。该段隧道洞底高程为 478?425m, 部分 地段路基面低于河床面, 隧道开挖后特别是雨季不排除地表水沿岩溶通道、 贯通的节 理面、层面涌
入隧道,涌水量成倍增加,形成突水、突泥。
为满足工期要求,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及运营期间排水问题,并兼顾洞身超 前地质预报, 在距隧道出口线路右侧设置无轨运输单车道平导一座, 平行导坑长度为 3499 米。导坑与正洞间共设置 10 个横通道。
涌水量预测
正洞隧道涌水量预测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本隧道涌水量见下表 1。
表 1 隧道涌水量如下
序
岩性
长度
起讫里程
渗透 静止 水
系数 位 至隧
号
道底 的
深 度
2
砂
DK254+350 ?
D1K255+350
1000
0.05
30
73.5
1.98
1949
3
岩、
泥
D1K255+350 ?
D1K256+260
910
0.05
70
261.
9
1.84
2712
4
岩、
D1K256+260 ?
381.
页岩
D1K256+790
530
0.05
90
8
1.81
1836
5
夹煤
线
D1K256+790 ?
515.
D1K258+250
1460
0.05
110
9
1.78
5735
D1K258+250 ?
381.
D1K259+130
D1K259+130 ?
880
0.05
90
8
774.
1.81
3048
D1K260+200
1070
0.15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