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绘画类史料的合理解读与有效利用
?????????????????????——以《清明上河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例
?
浙江省嘉兴市???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姜常虹??? 314050
?
【内容提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选择和解读史料来说明历史现象,解释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遵循了历史教学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但是在绘画类史料的选用过程中,囿于教师对美术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局限,常常会出现误选、有限解读等问题,并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绘画类史料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合理解读与有效利用绘画类史料,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绘画作品的细节,从绘画作品中具体形象地感受历史,体悟历史,从而提高获取、分析和应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拓展历史视野,加深对历史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
【关键词】
????绘画类史料??? 合理解读??? 有效利用
?
????从某种意义而言,绘画作品是通往未知过去的大门,是反映造就过去和现在因果关系多样性的一面镜子。从历史视角观察绘画作品,有助于学生挖掘其反映的时代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形象地感受历史,体悟历史。但是教师在选用绘画作品作为史料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试图寻找合理解读和有效利用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误选:
自北宋徽宗时期画家张择端(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图》卷问世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长卷,流传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达数百本之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三本,其一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称宋本)代表宋代风俗画最高艺术成就,是此类绘画题材的原创本或祖本;其二是明代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卷(辽宁博物馆藏,称明本);其三是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人合绘的《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称清本)。一般情况下,教师囿于研究深度,并不清楚有版本之别,所以容易出现误选。
例如:在2012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中,《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的执教老师选择用图一来说明北宋经济的繁荣。乍看之下,大家都以为这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看上去很写实,是很好的史料,很说明问题。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教师选用是有误的。这位教师选用的是清本《清明上河图》,在清本中“虽然画家依然想表现汴京,但这些清朝画家大多生于江南,于是汴京城的市井场景被换成苏州城繁华的都市景象和江南风俗。” \o [①]能作为史料反映北宋情况的北宋版本是这样的。(见图二)
?
图一
图二
?这位教师还选用了另一幅画(见图三)进一步说明北宋“市突破空间限制”这一变化。但是在与宋本《清明上河图》进行比对时笔者发现,这幅画根本不是它的局部,并不属于宋本,笔者经过比对确认图三属于清本。既然如此,图一和图三如何能作为宋朝史料来说明宋朝状况呢?
图三
?从史料价值角度而言,不同版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察社会的视角不同。宋本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不回避市面上的各种矛盾;明本反映享乐主义,各种供享受和消遣的店铺应有尽有;清本出于粉饰太平的需要回避官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矫饰主义动感中的华贵品质” \o [②]。第二,民本地位不同。宋本中的商业街是财富和汗水的汇集,张择端较多的描画了普通百姓的商业活动和市井生活,不回避官与民、官与官的矛盾,正因如此,才会透过表象发现北宋末年社会存在的危机。明本和清本则处处体现画家的官本思想。第三,风俗民情各不相同。三个版本中的衣冠服饰,市井生活,舟车用具,建筑规格形制均不相同,分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宋本宋朝,明本明朝,清本清朝。
版本的差别对教学会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第一,误导学生,以讹传讹。第二,史料不真,史论无着。??
????因此,教师在选材上要慎重,要遵循求真求实的原则。
2.有限解读:
有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题材有限。从目前来看,教师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解读基本上局限于呈现北宋经济状况,主要结合的是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相关内容,而且基本上局限在“虹桥”的那个部分,虽然这段最精彩,但它不能代表全部内容。要知道,整幅画长达528厘米,虹桥仅占1/20而已。除此之外,《清明上河图》上还有很多地方,例如:繁华的商业街,遍地皆是的店铺,酒馆,旅舎,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也可以说明同一问题。事实上,《清明上河图》是宋人写给我们的生活日记,免去了书籍中可能存在的鲁鱼亥豕,生动而直白,透过它还可以解读出经济发展史之外的很多有助于历史教学的信息。
第二,方式单一。“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位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o [③]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就画论画,在做绘画解读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课时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课时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 先秦至秦汉时期——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题【试题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东北亚霸主——契丹王朝辽国兴亡始末【中国古代史第10课拓展】.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练习2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复习试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6-7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14-15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必融通夏商周-春秋战国.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资源运用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乡土资源运用的策略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基于历史解释素养提升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索.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焦娜娜教学设计·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学考复习能力提升之地图填空1.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学考复习能力提升之地图填空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刘新北·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学案01.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刘新北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危机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历史考证.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美国史练习(五).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