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刘新北·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学案01.docx

高中历史教学:刘新北·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学案0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导学案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刘新北 【时空定位】 【知识要点】 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1)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社会固有的矛盾;(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2.重要事件: 请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前期 (1851-1856)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克武昌后,沿江而下,占领 ,改名为天京。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后进行北伐、西征,军事上 。 后期 (1856-1864) 1856年, ,由盛转衰。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在 联合绞杀下,天京被攻破,以失败告终。 3.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官僚地位上升,中央权力下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洋务运动 阅读课本,概述李鸿章的洋务成就,梳理知识要点。 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 目的 学习西方技术,挽救国家颓势。(剿发捻、勤远略)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积极影响 结果 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破产,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未能达到。 三、列强侵略的加剧 (1)边疆危机 请从19C60-90S中国边疆“面临危机”与“危机解决”角度进行知识梳理。 (2)《马关条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主要内容: 承认 独立; 割让 给日本; 赔款白银 两; 增开 、沙市、 、 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 3.影响:进一步将中国推到 的深渊。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895年): 刘永福率 与台湾义勇军一起,掀起了反抗日军占领台湾的武装斗争,显示了台湾人民不屈的坚强意志。 (3)瓜分中国狂潮: 附录:李鸿章大事简表 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1847年,中进士,步入仕途。 1853年,回乡参与帮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1859年,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 1861年,组建淮军。 1862年,率淮军调上海,升任江苏巡抚。 1863年,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西方科技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 1880年,创办天津水师学堂。 1881年,未经奏报修成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1885年,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新约》。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1890年,以日俄等窥伺朝鲜、须加强东北防务为由,奏请修关东铁路获批。 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赴日谈判,与日签订《马关条约》。被削职,投闲散置。 1896年,访问俄、德、荷、法、英、美诸国。 1900年,奉命与八国联军和谈。 1901年,与英俄等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两个月后病逝。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