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桐乡市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1学期高一年级(上)历史一课一练(5) 2021.9
第 PAGE 1页
1.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 )1.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行察举制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 )2.汉初刘邦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收回并撤销大多数异姓封国,遂定“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
C.确保同姓宗族拱卫中央 ?D.完善秦朝创立的郡县制
( )3.高车是西汉时期一种车驾,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与这种变化相关的主要史实是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C.均输平准 D.“推恩令”的影响
( )4.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郡国五铢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侧五铢
五铢
五铢
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
( )5.下列为西汉时期若干帝王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统计表(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改编)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
( ) 6.秦汉史学家李开元认为:“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而宫廷皇权实际上直到惠帝死后吕后当政时才真正形成……。”作者在此主要强调汉初
A.社会局势动荡不安B.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C.官僚政治发展缓慢D.王国势力十分强大
( ) 7.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根据《汉书》记载,张汤、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也受到重用。这体现了汉朝
A.思想统一不足以巩固政权 B.儒家思想在实践中名存实亡
C.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 D.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 )8.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 )9.西汉初年,赋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为中心的梁园文学群体、以淮南王为中心的淮南文学群体等。武帝以后,赋作家们则开始涌向京都。这主要是由于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C.王国数量日益减少D.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
( ) 10.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发卖。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
A.增加了盐业市场化 B.废除了政府的垄断C.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 D.减少了政府的收入
( ) 11.“公元前202年,在皇帝控制的中央14个行政单位的东面和北面的大片土地上总共建立了10国。”材料所示历史现象与下列历史事项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实施层层分封,加强了地方统治 B.实行郡国并行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施重农抑商,打击了工商业者 D.实行“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势力
( ) 1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练习2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复习试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6-7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下14-15课.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必融通夏商周-春秋战国.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纲要与选修同一知识点内容.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考历史复习学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三一轮复习:选必二第三单元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复习指南.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区域演变图”编撰研究.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选修6地图复习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新教材整合13、14课教案(青岛海山学校祝炳利).docx
- 高中历史教学:新课导入宜深思——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0728-盛刚-第14稿(zxls_0726193912).docx
- 高中历史教学:胸怀天下 继往开来.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谢灵).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融合复习专题1:“丝绸之路”知识梳理.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融合复习专题2:“工业革命”知识梳理.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必三第十课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性必修一第2课 复习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