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活动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论及《诗经》中的“风”和“雅”时认为,“风”是一国之音,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雅”是“四方之风”,为天下正音。这反映了( )
A.分裂动荡的社会现实????????????????????????????B.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C.多元一体的政治特点????????????????????????????D.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形成
【解析】据材料“是一国之音,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可知,“风”体现了多元性,而“雅”作为“‘四方之风’,为天下正音”则体现了统一性,因此“风”和“雅”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政治特点,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风”的地域性和“雅”的统一性,与分裂动荡的社会现实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不同人群对于“风”和“雅”的看法等等,无法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反映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风”和“雅”的内容,无法体现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
【答案】C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
【解析】“无为而治”由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兼爱”“非攻”由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以德治国”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主张;“以法治国”由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提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3.“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
A.建立县制????????????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焚烧诗书
【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主要原因是“务本”,即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重农抑商????????????B.实行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按军功授爵
【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被选项中各种措施的影响。依据教材相关内容可知,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其利益自然受到损害,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所以选A;④错,法令规定“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故排除;②错,法令中并没有涉及奖励经商的人,且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故排除;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就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与其相符的是(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
【解析】A项主张不要轻易变法,与题目中“商鞅就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不相符,故A项错误;B项是孟子的观点,与商鞅无关,故B项错误;C项强调变法的重要性,是商鞅的观点,故C项正确;D项是墨子的观点,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7.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是( )?
石刻画《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
A.可以推测此图创作的的准确时间????????B.它再现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状况
C.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况????????????????D.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
【解析】《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问路的场景,此石刻画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场景,故选C项;《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问路的场景,图中提供的信息无法推测此图创作的准确时间,排除A项;图中描绘了铁犁牛耕的场景,一牛挽犁是汉朝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排除B项;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的是文人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纲和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6课 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