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①经济:②政治: ③思想 (2)内容 (3)影响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纲要上30) (1)背景①②③ (2)内容 (3)意义 3.北宋——王安石变法(纲要上52) (1)背景 (2)目的内容 (3)结果及原因: 4.明朝——张居正改革(结合选必一93) (1)背景 (2)内容①②③ (3)作用及局限 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时代背景(1)(2) 2.戊戌变法(结合纲要上102-103) (1)原因:①② (2)时间: (3)内容: (4)结果: (5)影响①②③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结合纲要上108)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4.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 (2)结果及原因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1949-1956 (1)内容: (2)作用: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标志: (2)成就: 3)结果及原因: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1)改革历程 ①1978年12月,会议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2012年11月,会议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2013年,会议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2017年10月,会议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2019年,会议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实现部署: 202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举措: ①农村 ②对外开放和开放策略 ③国企改革和所有制 ④经济体制和改革领域 (3)改革成就:(史料阅读结合纲要上)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56年,商鞅颁布“分户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该法令出台的社会条件是(  ) A.细密的手工业分工 B.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C.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D.地域性商帮逐渐兴盛 2.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说明(  )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B.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C.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 3.北魏孝文帝针对以往学校设置不够健全的弊病,“ 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迁都洛阳之后,他亲祀孔子,征求“天下遗书”,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又在“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上述措施体现了北魏孝文帝(  ) ①削弱士族势力 ②改革科举 ③实施汉化政策 ④大兴文治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它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所进行的一场改革。它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实行的措施,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第一次迫不得已而充当历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