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 )时期。
(2)方式:中央委任(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 )、( )和( ),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 )。
(4)影响: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发展历程:隋炀帝时,始建( ),科举制度(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 )和( )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 )和(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2)影响:使出身( )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 ),加强了( )。
二、三省六部制
1.确立与完善
(1)概况:( )时,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时设立( ),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2)特点:职权( ),又( ),提高了( )。中书省负责( )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 )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 ),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唐以来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a、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如汉朝的( )制度。
B、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如隋唐时期的( )制。
三、 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
(1)开始实行( )制。
(2)内容:按户征收( )和( )。
2、北魏:颁布(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 )。
3、唐朝
(1)、初期:实行( )和( )制。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2)、后期:实行( )。
a、内容:每户按( )和( )缴纳( ),按田亩缴纳(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 )和( )两次纳税。
B、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 )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 )、东晋陶渊明的( )魏晋( ) 、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李白、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 )”和“( )”。
2.艺术
书法
①东晋王羲之世称“( )”
②唐代颜真卿的( )和柳公权的( )最为有名
(2)绘画
①东晋顾恺之提出“( )”,代表作是《 》和《 》
②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是吴道子,被尊为“( )”
雕塑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甘肃敦煌( )等,是
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科技
魏晋南北朝
(1)数学:南朝( )精确地算出圆周率。
(2)农学,北朝贾思勰的《 》是中国现存( )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图学:西普地图学家装秀绘制《 》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
(1)建筑:南朝工程李春设计建造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2)科技
①印刷术:唐朝已有了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②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3)天文:唐朝( )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4)医学: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 》;唐高宗时编修的《 》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通行的药典。
三、中外文化交流(唐朝)
1.佛教
(1)唐朝高僧在贞观初年西行( )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 、印度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4)唐朝高僧( )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来长安求法,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2.其他
(1)唐都( )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 )。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0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0课: “一国两制”的开山鼻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hu】.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含解析).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