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测试(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选择题 1.宋朝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说明该地区在推行(  ) A.铁犁牛耕 B.曲辕犁 C.稻麦复种制 D.一年三熟制 2.“宋瓷”不管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中国瓷”的巅峰地位。下列瓷器种类不是兴起于宋代的是(  ) A.汝窑瓷 B.青花瓷 C.哥窑瓷 D.钧窑瓷 3.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这段材料可用于研究宋朝(  ) A.知识分子地位提高 B.商人的地位提高 C.城市文化生活丰富 D.节日的热闹景象 4.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出现了(  ) A.开元通宝 B.交子 C.岁币 D.岁赐 5.北宋诗人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 ,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诗中的山中遗宝指的是(  ) A.木柴 B.煤 C.石油 D.铁矿 6.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 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生活富足 7.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后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商业发展繁荣,纸币出现 D.婚姻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8.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称,“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 A.中原地区是棉花主产区域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 D.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9.宋朝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朝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10.如下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唐朝 B.五代 C.两宋 D.元朝 11.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局部)。与其描绘内容相符的诗句是(  ) A.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份占比56.3%,一份占比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生产 材料二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 材料三  人物简介 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返回故乡后,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一边教黄母祠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擀、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1)根据材料一信息,说明宋元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人物简介,概括黄道婆的贡献。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