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儒学的复兴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 )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背景:两宋( )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句子( ),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3)代表作家:豪放派的( )、辛弃疾和婉约派的( )、李清照。
2.元曲
(1)内容
①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 )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②杂剧: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 )。
(2)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3.话本:说书底本即话本,实际是早期的( )。
4.宋元书法:名家辈出,比唐朝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宋徽宗的书法自成一体,称为( )。
5.宋元绘画:以( )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三、科技
1.三大发明
(1)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 )。
(2)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 )火器和( )火器。
(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2.科学家
人物
时间
地位
沈括
北宋
著有《 》,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郭守敬
元朝
设计天文观测仪器( ),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王祯
元朝
编撰《 》,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 )的记载尤为丰富
练习
1.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商朝 B.隋唐 C.两宋 D.金元
2.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值得注意的……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①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②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③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
④恰克图及俄国境内贸易的华商都是晋帮商号,….商号在莫斯科、颚木斯克等俄国较大城市都设有分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 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
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 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
4.如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权并立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交融加强
5.如图是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输江南财赋为主任务 ②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③海运路线属于首次开辟 ④带动了南北分卷的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北宋诗人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诗中的山中遗宝指的是
A.木炭 B.煤 C.石油 D.铁矿
7.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
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③“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④“苏湖熟,天下足”
⑤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8.如图为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政治中心的变迁
9.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宋代废良贱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于是,大量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含解析).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导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字是“死”的吗?.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地图填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