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之变 类别 新现象 农业 1、美洲作物( )、( )等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2、农业的( )日益兴盛;3、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4、农民兼营( )或( ),获取更多收入。 手工业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 ),使用( )进行生产,有学者称之为“( )”。 商业 ( )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和( )的出现;以( )为主的( )逐渐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不变的是:男耕女织、( )的传统( )据优势。 (二)思想之变 时期 思想家 思想主张 评价 明朝中期 王守仁 (尊称 阳明先生) 提出以“( )”为核心的理论:良知指每个人心中的“( )”;要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践行,然后达到( )境界。 ⑴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 );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 )和( )色彩;⑵陆王心学带有( )倾向。 明朝后期 李贽 提倡( ),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 )标准。 李贽的思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抨击( );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 )”。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对以后反( )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认为“( )”(后人概括);批判( )。 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王夫之 批判( ),主张革新。 变的是:出现提倡( )和( )的倾向。 不变的是:儒学思想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三)文学艺术之变 角度 时代 主 要 成 就 小说 元末明初 《 》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明中期 《 》是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吴敬梓的《 》是讽刺小说的杰作。《 》,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曲 京剧 清朝( )年间形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剧种。 变的是:通俗与世俗 、科技之变 1.总结性的科技巨著——私人编撰 科技领域 作者 科技巨著 内 容 地位或影响 中医药学 李时珍 《 》 考订详细,广泛涉及医药、药物学、生物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农学 徐光启 《 》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调查、总结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充分汲取( )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农业百科全书。被称为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工艺学 宋应星 《 》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地理和地质学 徐宏祖 《 》 对中国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我国西南石灰岩溶蚀地貌的介绍。 书中对于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1.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政府编纂 时期 科技巨著 内容 地位或影响 明成祖 《 》 辑录上古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