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 ,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 时期尝试建立 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1)特点:
(2)影响:
2、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举荐制
(1)背景①②
(2)途径、标准
3、秦朝:____________ __ 途径:
4、汉朝:(1)选官制度是什么
形成
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含义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 和 。
影响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2)补充选官方式:①②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纲要上38)
背景
内容
影响
(二)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1)考核内容
(2)审核官员
(3)作用
2、魏晋南北朝: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三)监察制度
秦汉:(1)中央:御史制度(①监察官员 ②西汉晚期改变 )
(2)地方:刺史制度(①目的 ②内容 ③特点 ④影响 )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科举制
1、背景
(1)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内容:
①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 和 。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 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3、发展历程
(1)隋朝开始采用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两宋:“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4、作用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 与完善。
(二)官员考核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①隋朝 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②唐朝以 和 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三)监察制度
1、隋唐
① 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 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朝“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
①承唐朝设御史台,地方 作为监察区。
②重要变化是 ,御史拥有了议事权,谏官拥有了监察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
①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颁科举诏,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②明清科举考试分为 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二)官员考核
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考核有 和考察;清朝的 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 和 ,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三)监察制度
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①元朝:元朝的监督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 司。
②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③清朝:六科并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默写.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纲与练习附答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5】(11258494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26】.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2课_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18】.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提纲及练习附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九年级中考英语动词复习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AI技术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docx
- 2022年9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ISO 15614-13 202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电阻对焊和闪光焊(中文版).pdf
- 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5版.docx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 第一章 食品工艺学导论.ppt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3.1 标志设计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